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新良缘 > 第一百六十一回 荣国府佛前寄哀思 潇湘馆伉俪诉深情

第一百六十一回 荣国府佛前寄哀思 潇湘馆伉俪诉深情

位高僧和太太、爷儿们、姑娘们。”贾琏则在一旁协助维持秩序,确保法会的顺利进行。他身着一件灰色的长衫,头戴黑色的帽子,神色庄重,认真地巡视着四周,每一个角落都不放过,一旦发现有任何不妥之处,便立刻上前处理。

三日后,法会方才完毕。此时的天空,晨光熹微,一缕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荣国府的每一个角落,仿佛给这场漫长的追思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林黛玉的脸上虽带着疲惫,但眼中的悲痛似乎减轻了几分,她深知,这场法会是她对母亲思念的寄托,也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告慰。

众人回到潇湘馆,馆内烛火依旧摇曳,只是此刻的氛围多了几分宁静与祥和。黛玉坐在榻上,宝玉在一旁贴心地为她倒了一杯热茶,轻声说道:“林妹妹,这三日三夜,你辛苦了。姑母大人在天有灵,定会感受到你的孝心。”他的声音温柔而低沉,仿佛生怕惊扰了这难得的宁静。黛玉微微点头,接过茶杯,轻抿一口,说道:“宝哥哥,母亲生我养我,未等我尽孝,便早早离去,每念及此,我心中便如刀绞一般。这场法会,算是我对母亲的一点心意。”她的声音略带沙哑,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欣慰与释然,仿佛多年来积压在心中的悲痛,随着这场法会,也渐渐消散了一些。

贾玉澜走到父母跟前,恭敬地说道:“父亲,母亲,外祖母一生善良,定会在天堂安息。如今法会圆满,母亲也该保重身体,莫要再过度悲伤。”他微微鞠躬,眼神中满是关切,那关切的目光中,既有对母亲身体的担忧,也有对家庭和睦的期许。

王熙凤笑着说道:“是啊,林妹妹,你看澜儿如此懂事,你也该宽宽心。往后的日子还长,一家人好好过日子,姑母在天上看着也欢喜。”她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怀,那笑容仿佛能驱散最后一丝阴霾,让整个屋子都被染上了一抹温馨。她边说边走到黛玉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像是要把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屋内的气氛渐渐变得温馨起来。而窗外,鸟儿欢快地啼鸣着,仿佛也在为这劫后余生般的宁静与团圆而欢歌。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斑驳地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影,给这屋子增添了几分暖意。

此时,贾玉澜心中感慨,遂吟诗一首:

《祭外祖母有感》

忌日哀思绕府庭,佛前祈愿意难停。

音容宛在心中记,教诲犹存梦里听。

萱草凋零悲永夜,慈颜远去叹伶仃。

唯期善念传家久,仰止高风映汗青。

此诗甫一出口,但见众人皆悄然无声,恰似一时间被这诗中蕴含的深情拽入了往昔的追忆之中。那对贾敏浓浓的追思,犹如潺潺溪流,丝丝缕缕地沁入人心,而其中对未来生活的期许,亦如熠熠星辰,在众人的心空闪烁。且这份期许,绝非仅关乎个人的情感寄托,实与荣国府这钟鼎之家的兴衰荣辱、家族传承息息相关,仿若千丝万缕的丝线,紧密交织在一起。

林黛玉听闻此诗,不禁微微颔首,眼中早有泪光隐隐闪烁,然那泪光之中,却又透着一丝欣慰之意。只见她缓缓抬起皓腕,用那一方丝帕轻轻擦拭眼角,动作轻柔且舒缓,而后声音略带哽咽,却又不失温婉地缓缓说道:“澜儿此诗,真真情真意切,外祖母泉下有知,必定深感欣慰。

想我贾家,累世簪缨,这善念孝道,便是我贾家得以安身立命、绵延不绝之根本,犹如梁柱之于大厦,万不可忘啊。”说罢,她目光悠悠望向窗外,眼神似透过那斑驳陆离的树影,穿越了时光的长河,看到了母亲贾敏往昔的音容笑貌,那是怎样温柔而又深刻的记忆,如烙印般刻在她心间。她想起母亲曾经对自己的悉心教导,那些温暖的话语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不禁心中又是一阵酸楚。

贾宝玉在一旁,亦是连连点头称是,他神色庄重,眼中满是认同。旋即,他轻轻握住林黛玉的手,动作自然而又亲昵,说道:“林妹妹所言极是,恰中要害。家族之兴衰,皆在我们一言一行的细微之处。往后的日子,我们更当以身作则,将这善念传承下去,如此,方不负姑母的养育之恩与谆谆教诲之情。”他说话时,神情专注而笃定,眼中满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仿佛已然看到家族在善念的庇佑下,繁荣昌盛。他暗暗发誓,今后定要更加用心,与林妹妹一同守护好家族的这份传承。

贾玉澜听闻此言,赶忙恭敬地站起身子,身姿挺拔如松,脸上透着一股庄重与严肃,说道:“父亲母亲放心,孩儿定将此言牢记于心,以善为本,以孝为先,矢志不渝,必不负家族殷切期望。”他言辞恳切,声音朗朗,那脸上透着的坚毅与决心,犹如铁铸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