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安逸 )忽闻门房来报,说是玄真观有人前来,神色匆匆,似有要事。贾珍心中猛地一惊,手中逗鸟的杆子险些失手掉落,赶忙整了整衣衫,吩咐将人带进来。
那两名小道童气喘吁吁地冲进厅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其中一人哭丧着脸说道:“珍大爷,不好了!观主让我们来报,贾老爷他……他服了金丹后,突然腹痛难忍,大夫也束手无策,已然……已然归天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贾珍听闻此言,犹如五雷轰顶,手中的鸟笼“啪嗒”一声坠落在地,鸟儿受惊,扑腾着翅膀仓皇飞出。贾珍呆立当场,双眼瞪得滚圆,脸上满是悲戚与慌乱,恰似失去了主心骨一般,身形也微微颤抖起来。贾蓉在一旁亦是吓得脸色惨白如纸,嘴唇不住地微微颤抖,一时间不知所措,呆若木鸡。(父子俩瞬间从欢乐的云端跌落至痛苦的深渊,心中的震惊与悲痛如汹涌的潮水般难以抑制 )
贾珍定了定神,急忙吩咐贾蓉:“快去叫几个身强力壮的家丁,带上马车,随我去玄真观!”贾蓉赶忙应了一声,匆匆跑了出去。不多时,一群家丁簇拥着贾珍、贾蓉上了马车,朝着玄真观疾驰而去。马车在路上剧烈颠簸着,扬起一路滚滚尘土,仿佛也在诉说着此刻的焦急与不安。
到了玄真观,贾珍等人径直冲进贾敬所在的房间。只见贾敬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面色青灰如死灰,已然没了气息。贾珍“扑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床前,放声大哭:“父亲啊!你怎么就这般狠心,撇下我们走了,留下这一大家子可如何是好啊!”那哭声撕心裂肺,响彻房间,仿佛要将心中的悲痛全部宣泄出来。
贾蓉也跟着跪在一旁,抽抽搭搭地哭了起来,泪水湿透了前襟。(父子俩的哭声中,饱含着对贾敬离世的深切悲痛,以及对未来家族重担的隐隐担忧,如乌云般笼罩着他们 )
哭了一阵,贾珍强忍着悲痛,吩咐家丁们小心地将贾敬的遗体抬上马车。一路上,马车缓缓而行,气氛凝重得如同凝固了一般。回到宁国府,府中上下早已得知消息,顿时哭声一片。
贾珍赶忙安排家丁们在正堂中设起灵堂,又命人在府门外竖起招魂幡。那招魂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似是贾敬的魂魄在这世间不舍地徘徊,诉说着无尽的眷恋与不甘。(灵堂内,布置得庄严肃穆,白色的帷幔随风飘动,发出簌簌声响,如泣如诉。烛光摇曳不定,昏黄的光线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阴影,更添几分哀伤凄凉之感 )
诸事安排妥当,贾珍又差遣一名伶俐的小厮,快马加鞭前往荣国府报丧。那小厮领命后,一刻不敢停歇,纵马飞奔而去。马蹄声在寂静的道路上如鼓点般急促回响,仿佛在传递着这令人心碎的沉重消息。
且说荣国府这边,众人正在园中说说笑笑,享受着这难得的悠闲时光。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一地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鸟儿在枝头欢快地啼鸣,似在为这美好的时光吟唱。众人或赏花吟诗,或品茶谈笑,一片其乐融融之景。(然而,这平静祥和的氛围,却即将被打破 )忽闻门子来报,说宁国府有人前来报丧。
贾母听闻,脸色顿时变得煞白,手中的茶盏险些滑落,好在身旁丫鬟眼疾手快,连忙扶住。众人皆是一惊,忙问何事。那报丧的小厮匆匆走进厅中,“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哭着说道:“老祖宗,宁国府的贾老爷归天了!”贾母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悲痛之色,神情黯然地说道:“这……这可真是飞来横祸啊!”众人听闻,也都纷纷露出哀戚之情,园中原本欢快的气氛瞬间被阴霾所笼罩。(众人心中皆是五味杂陈,为贾敬的离世感到悲痛,也为宁国府的未来担忧不已 )
恰在这祸不单行之际,贾珍儿媳秦可卿怀胎十月,已至临盆之期。咸鱼墈书 耕新罪全这日午后,秦可卿忽感腹中一阵剧痛,如刀绞一般,痛彻心扉。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滚而下,浸湿了她那如云的秀发。身旁侍奉的稳婆、丫鬟们见状,赶忙一拥而上,七手八脚地忙碌起来。稳婆神色凝重,一边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丫鬟们准备热水、毛巾等物,一边轻声安慰秦可卿:“奶奶莫怕,这是要生了,您只管听我的,顺着劲儿来。”
秦可卿紧咬着下唇,嘴唇已然被咬得泛白,面色惨白如纸,毫无血色。双手紧紧抓住床单,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豆大的汗珠不断从额头滚落,打湿了身下的被褥。她强忍着剧痛,微微点头,发出虚弱而痛苦的声音:“我……我知晓了……”(秦可卿此刻,心中既有对新生命诞生的期待与喜悦,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剧痛折磨得几近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