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军都退了,您看…”
“不,不可妄动!”
司马懿摇了摇头道
“诸葛亮足智多谋,如今空留营寨却又如此多的土灶,里面必有埋伏!暂且回营,明日再看!”
“是,是!”
苟安如此回应,便与那司马懿一同回了营寨去;
次日清晨,探马又忙入到司马懿大寨
“报,报,报告都督!”
“怎么了?”
司马懿笑着道
“莫不是见那蜀军尽皆拔寨而起?”
“土灶…土灶又比昨日多了!”
“什么?!”
司马懿听罢,一惊之余忙又驾马亲自来到高处去看,只见营寨中又有众多土灶;
司马懿见如此,心头一紧道
“诸葛亮足智多谋;如今又添兵添灶,看来那营中早已埋伏重兵!我若追击必中其计,如今唯有坚守…”
司马懿回到营寨;苟安忙来接住司马懿道
“诶,都督,此番前去…可是能追袭诸葛亮了?”
“诸葛亮未曾退兵”
司马懿如此言说,苟安登时一惊,脸青了半边
“什…不,不会吧,不会吧?!那个诸葛亮…不会打算抵着欺君之罪在这祁山死磕吧…?”
“我怎么知道?”
司马懿如此说着,再冷冷回头来看向苟安道
“我反倒想问,你确定西川内已经四处都是诸葛亮要造反的流言了么?”
“确定,确定!”
苟安急忙言道
“我,我我我…我对天发誓,此番我绝对将那流言传入了西川之中!”
“哼…”
司马懿冷哼一声,再又道
“也罢,此番便信你一次…”
司马懿如此言罢,便又回到自己帐中处理军务…
那司马懿在营寨内捱了许久;终一日,探马急忙来报道
“报!都督,诸葛亮…诸葛亮不再添灶了!”
“哦?”
司马懿听罢,再又问道
“此话当真?!”
“当真,当真!”
那探马点头连连如此回应;而后再摇了摇头道
“不…诸葛亮或许还有伏兵,再待三日,若蜀营再无变化,方可追击!”
“是!”
短短三日很快过去;那司马懿见汉军营寨炉灶再无变化,率领大军前去追击;那司马懿率军突入汉军营寨,只见里面都是空空荡荡的空寨,寨内军士已去了好几日;
再看那土灶,几乎都是未曾用过,不过是虚设在此的疑灶罢了。+求~书?帮\ !追`最¢新\章-节+`j^i`n*j′i*a¢n-g/w?x-c¨.,c`o~m\\看_书+屋?小¨说?网^ _最,新?章?节~更′新/快^
司马懿看得如此,眉头紧锁,而后点了点头道
“原来如此…诸葛亮之计深不可测,我不如也…”
“呃…那个,都督…”
恰在此时,苟安缓缓凑了过来;司马懿回过头去看着苟安道
“放心吧,此番反间计确是成功,诸葛亮退走,也有你一份功劳。回京之后,自然有赏!”
“啊!谢谢都督,谢谢都督!”
苟安连忙如此拜谢,司马懿再对将士道
“传我将令,班师回京!”
“得令!”
这边司马懿大军班师回京;那边诸葛亮也回到汉中;
诸葛亮先在汉中大赏三军安顿兵马,随后又马不停蹄赶到成都,面见刘禅
“陛下!”
诸葛亮跪在刘禅御前俯身行礼道
“臣四出祁山,气杀曹真,兵临渭水,将攻长安,不知陛下有何要紧事,忽然召臣还朝?”
“这…”
刘禅垂下眸去不好应答,再又道
“丞相四出祁山,劳师远征;前番回来养病,不知病体痊愈否,故而朕心挂念,请丞相还朝!”
“臣身体康健,不劳陛下费心。出师北伐,匡扶汉室,乃先帝遗命!还望陛下也能将此事记挂心头,休要为琐碎小事,错失大好良机!”
“…”
刘禅听罢,垂下眸去眉头紧锁;她自知此番闯下大祸,于是叹了口气道
“唉…丞相,此番乃是朕听信谗言,闻听丞相意欲谋反,故而,故而…”
“果然如此…”
诸葛亮听罢,再又言道
“臣早有猜想,陛下乃明智之主,不会行此等荒谬之事;此事有发,必是有谗佞之辈从中作梗…”
诸葛亮如此说着,冷冷看向刘禅身边宦官;只见那宦官汗流如浆,颤抖不止;诸葛亮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