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宅中戏精求生记 > 第197章 双玉合璧·身份疑云

第197章 双玉合璧·身份疑云

次日卯时三刻,苏若苕站在妆台前,铜镜里映出她把银簪往发髻上插了又拔的慌乱模样。×.三/#叶÷屋~#* |.=最¨?新_章<节1??更?@/新?,e快=

"小姐,您这都换第三支簪子了。"小丫鬟阿竹蹲在地上拾捡滚到妆凳下的珍珠,"老夫人最疼您,就算要问玉佩的事,也犯不着这么紧张呀。"

苏若苕捏着那支缠丝银簪的手顿住。

昨夜佛堂里的月光还在眼前晃,母亲信里的字、顾砚之泛白的指节、阿香欲言又止的眼神,像串在一起的铜铃,每想一遍就叮铃作响。

她深吸口气,把簪子稳稳插进鬓边:"不是紧张,是要显得自然。"

自然?

她摸着袖中那方裹着玉佩的锦帕,心跳声几乎要盖过廊下麻雀的叽喳。

自小在庵堂长大时,她替主持调解过香客争供果、抢蒲团,最会装成懵懂小尼打圆场。

可此刻要面对的,是把她从佛堂接回府后,总往她碗里夹桂花糖藕的老夫人——那个会在她被庶妹使绊子摔了帕子后,当众说"我嫡孙女的帕子,连灰尘都比旁的金贵"的老太太。

"阿竹,"她转身抓住丫鬟的手腕,"若等会儿老夫人问起,你就说我昨儿夜里梦到母亲了,所以带着她的遗物来请安。"

阿竹被她攥得首眨眼:"小姐,您手心里全是汗。"

苏若苕这才惊觉自己掌心黏腻,忙用帕子擦了擦,又把锦帕往袖里按了按。

廊下传来春杏的通报声:"老夫人起了,正用蜜枣粥呢。"

跨进暖阁时,老夫人正握着青玉碗,见她进来眼睛先弯了:"苕苕今儿来得早,快坐,厨房新蒸的蟹粉烧麦,你素日爱吃的。"

苏若苕喉头发紧。\0′0¢小~说`网- ′免-费?阅~读?

她看着老夫人鬓角新添的银丝,想起上个月替老夫人捶腿时,老太太还念叨着"等你出阁那日,我要亲手给你别上我当年的点翠头面"。

此刻袖中玉佩硌着腕骨,像块烧红的炭。

"祖母,"她坐到老夫人身边,故意用撒娇的调子,"我昨儿整理母亲的旧物,翻出块玉佩。"说着便把锦帕展开,"您瞧这纹路,和您房里那枚像不像?"

老夫人的粥碗"当"地磕在案几上。

苏若苕眼尖地看见她握碗的手在抖,碗里的蜜枣晃出半勺甜汤,在红漆案几上洇开个浅褐色的圆。

阿香从里间捧茶出来,脚步猛地顿住,茶盏里的热气裹着茉莉香,糊了老夫人的眉眼。

"阿香,"老夫人的声音像破了洞的风箱,"去把我妆匣里那枚羊脂玉拿过来。"

阿香应了声,却先看了苏若苕一眼。

那眼神里有疼惜,有无奈,倒让苏若苕想起从前庵堂里,主持要告诉她"你娘去了很远的地方"时,也是这样先摸摸她的头。

两枚玉佩并排在案几上时,晨光照得玉面流转着暖光。

苏若苕屏住呼吸——左边是母亲留下的缠枝莲纹,右边是老夫人的云纹,本以为只是相似,可当她轻轻一推,两枚玉佩竟严丝合缝地拼在一起,成了朵完整的并蒂莲,中间一行小字在玉纹里若隐若现:"长宁亲赠,苏氏永承。"

"祖母?"她声音发颤。

老夫人突然抬手捂住嘴。

苏若苕这才发现,老太太眼角的泪正顺着皱纹往下淌,把脸上的脂粉洇出两道浅痕。

阿香忙抽了帕子去擦,边擦边低声道:"老太太,小姐都查到了......"

"你母亲当年......"老夫人抓住苏若苕的手,枯瘦的手指像老树根似的扣着她,"她不是自愿入苏家的。·比!奇/中\文`网- ?首`发."

苏若苕觉得有盆冰水兜头浇下。

她想起母亲信里的"嫡女"二字,想起从小到大,府里都说母亲是商户之女,因救老夫人一命才嫁进苏府。

可此刻老夫人的手滚烫,烫得她腕上顾砚之送的扳指都跟着热起来。

"她是长宁公主最信任的谋士之女,"老夫人闭了闭眼,"当年公主投太液池前,把半块玉佩和秘密账册托付给她父亲。

后来兵荒马乱,你外祖父为保账册,让你母亲带着半块玉佩嫁进苏家——为的是用苏府的名头,把账册藏在最安全的地方。"

"那我......"苏若苕的指甲掐进掌心,"我不是苏府的嫡女?"

"或许是前朝公主的后裔。"老夫人的声音轻得像叹息,"你母亲总说,等你及笄那年就告诉你,可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