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群书漂卍解 > 第1章 群书你46%

第1章 群书你46%

他撕成条,缠在野樱枝上,说“从今往后,只打‘苛政’,不打护生虎”。

朝廷的“剿匪榜”刚贴上城墙,就被百姓用“护生”传单盖住。阿樱看见传单上画着戴官帽的老虎,爪下踩着粮袋,旁边配文:“官虎吃人,民虎护生,孰为虎患?”画匠是个瞎眼老头,说“虽看不见虎,却记得井阳岗的虎毛,比官服暖”。火儿的爪印被拓成印章,盖在传单角落,成了比任何官印都有分量的“护生”戳。

三个月后,黄河岸边的流民寨升起了“护生”旗。阿樱赶到时,看见寨门用宋兵的断枪搭建,枪头挂着老虎的头骨——不是战利品,是“护生”的图腾,眼窝里插着野樱枝,花瓣落在寨规木牌上,把“不准伤虎”四个字,染成粉白的暖。寨老拄着虎骨拐杖迎上来,拐杖头刻着她熟悉的“护”字——那是用井阳岗的残碑碎块磨的。

“姑娘,我们按你说的,”寨老摸着虎骨拐杖,“田头刻虎爪印,村尾设护生哨,看见戴官帽的人,就敲起虎啸锣——你听!”远处忽然传来模仿虎啸的竹哨声,一声接一声,像虎群在旷野奔驰。火儿忽然仰起头,奶声的啸声混着竹哨,竟在河面上激起涟漪,惊飞了栖息的水鸟。

是夜,流民们在黄河滩涂开起“护生”大会。阿樱看着各寨代表带来的“信物”:陈州的“护生灯”、汴梁的“爪印旗”、甚至有从元廷治下逃来的牧民,带来绣着虎纹的毡子,说“草原上的狼,都知道不咬护羊的人”。火儿趴在她膝头,小爪子挨个碰过信物,忽然在毡子上踩出个湿印——是沾了河水的爪印,却在月光下,像朵盛开的野樱。

朝廷的密探混在人群里,却在听见阿樱说“护生不是人护虎,是护每个想活的生灵”时,悄悄撕了密报。他摸着怀里的“护生”传单,想起家乡的母亲曾说“看见虎纹,就知道儿子还在护着人”,忽然把随身携带的“剿匪腰牌”扔进黄河,听着水花声,轻轻说了句:“对不起,娘,我现在才懂,该护的是什么。”

井阳岗的焦土上,野樱开成了霞。阿樱带着火儿回去时,看见焦黑的老松旁,新栽的野樱苗正被流民们用虎骨汤浇灌——那是用朝廷丢弃的虎骨熬的,说“骨归土,护生归心”。火儿忽然用爪子刨开父亲的坟,叼出半块未燃尽的“护生”旗,红布上的焦洞,竟在春风里,晃成了“火”字的形状。

“大虎,小霜,你们看,”阿樱摸着野樱苗的嫩叶,“火儿把护生的火,点到黄河边了,点到草原了,点到朝廷眼皮底下了……”话没说完,火儿忽然发出清亮的啸——这是它第一次完整的“护生啸”,声线里没了奶气,多了份“燎原”的锐。远处的山涧传来回音,不是虎啸,是无数流民的呼应,混着戏班的梆子,在井阳岗的焦土里,撞出了新的、滚烫的、永不熄灭的光。

当第一颗星子亮起时,阿樱望着满山的野樱,忽然觉得公虎和小霜的“护”,从来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起点是焦土里的芽,是流民手里的灯,是火儿爪下的印,是天下人心里,被朝廷的火越烧越旺的“护生”执念。而那些曾被焚烧的“人虎同冢”碑,此刻正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在戏文里,在农具上,在每个敢护、愿护、能护的生灵的血脉里,活着,燃着,燎原着。

元廷的御书房里,皇帝盯着密探送回的“护生”传单,看见画着人虎共耕的图,忽然想起井阳岗的焦土——那里的虎骨,本该让他心安,此刻却让他心慌。他摸着案头的“镇暴钟”,钟体上天然的虎纹在烛光里动了动,竟像要跃出钟面,忽然听见宫外传来百姓的歌声,混着隐约的虎啸:

“护生火,燎原光,人虎同心灭苛政——

碑碎骨不碎,心活火不熄,天下自有护生章!”

这一晚的井阳岗,没了虎群的身影,却有千万个“护生”的魂在奔走;没了完整的碑,却有无数块“护生”的碎片,在天下人的手里,拼成了比任何丰碑都壮阔的、关于“共生”的图景。阿樱抱着火儿,坐在老松的新枝下,看星火从井阳岗蔓延向天边,忽然懂了:真正的“燎原”,从来不是火焚天下,是让“护生”的光,照亮每个被苛政笼罩的角落,让每个生灵都知道——

“哪怕世道如虎,只要人心有光,就能让‘护’的星火,烧尽所有不该存在的‘恶’,长出永远不会凋零的‘生’。”

而火儿的爪印,此刻正踩在井阳岗的焦土里,和野樱的根须一起,向地下延伸,向四方漫溯——那是“护生”的根,是“燎原第十五章 虎啸官衙

汴梁城的暮春飘着柳絮,州府衙门的“镇虎匾”被杨花糊了半面,“镇”字的金漆剥落,露出底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