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家二胖上了不少工,应该能分到不少粮食!”
“之前我们撒牛粪,还参加了救援,多少都有点吧?”
“听说把队里的羊都杀了不少,这下有肉吃咯!”
红柳村的村民们,一个个拿着小推车,站在生产大队的门口,七嘴八舌的议论着。,删.8·看`书′惘! ?已~发?布-最`歆`彰?洁′
有的人脸上笑开了花,有的人脸上的表情却有点僵硬。
一看到这情形,魏大山方才醒过神来。
如今已经到了年底,正是他们红柳村生产队分粮食的时候,这几天光顾着忙活林秀峰的婚事了,差点忘了这茬!
在北疆的农村,一年基本会分两次粮。
一次是夏天收麦子的时候,收割的麦子,抛去上交的公粮还有留下来年的种粮之后,都会按照工分,分到每家每户的手中。
而村民们把这些麦子晾晒干,就可以去磨坊磨成面粉当主食吃。
第二次就是秋冬季节。
北疆物产丰富。
除了小麦之外,玉米、高粱还有棉花的产量也很高,但等收割、晾晒还有各方面统计之后,一般也就到了十一十二月份。
当然,诸如红枣、苹果之类的其他农副产品,卖出去的钱,也会到年底统一结算。+j.i_n?w-a!n`c~h/i+j/i?.^c?o!m!
还有二十来天,就要过大年了,村民们忙碌了一整年,就指望着生产队分量过个富裕年呢。
“好了好了,都别吵吵了!”
愣神的功夫,就见大队的院子里传来黄有田的声音。
黄有田冲着众人吼道,
“一会儿按照工分册念名字,念到谁家的名字,就过来领粮食,都别吵吵了!”
黄有田在红柳村还是分量很重的,这话一出,众人就都不吭声了。
看到这一幕,原本准备回家的魏家一大家子,也全都停下来。
若是放在几年前,魏大山基本都是全村赚工分最多的,每年都会分到很多粮食。
但自从跟柳芳好上之后,为了讨好柳芳一家,魏大山可没少扣工分,尤其是今年,为了进山打猎,魏大山的工分扣得也七七八八了。
不过,即便如此,魏大山也能领到一些基本的口粮。
毕竟,粮食分配通常按照‘人七劳三’的分配原则,百分之七十分给社员,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是对劳动力贡献特别大的人进行绩效激励。!w/a.n`b-e!n!t!x-t¨.!n,e¢t?
这可是红柳村大队最后一次分粮食,等明年一开春,随着生产队解散,分田到户措施铺展开来,如此红火的景象就一去不复返了。
魏大山自然要好好珍惜这最后一次享受福利的机会。
“林永立,两千二百工分,陶桂花,一千五百工分,林小武,两千三百工分……”
在魏大山愣神的功夫,里面已经传来大队会计的声音。
这个时候分粮食,都是公开透明,谁干了多少就是多少,一点都做不得假,随着这唱名结束,林永立一家,就在一众村民们羡慕的目光中,推着小推车,笑呵呵的走了进去。
林永立夫妇俩今年也才四十多岁,夫妻俩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最大的儿子二十出头,最小的儿子也有十六岁,一家子都是实打实的劳动力,赚到的工分自然多。
若是换成年老体衰的,或者体弱多病的人家,就只能赚取一些基本的工分,队里也会出于关怀,给基本的口粮。
如果遇到某些懒汉不劳动,年底一核算,工分低于平均工分,想要获得粮食的话,可就得花钱买了。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林永立一家子很快就推着满满一车粮食走了出来。
魏大山看去,不仅有十大袋玉米,七袋子高粱,还有大概二十斤左右的羊肉,五壶棉花籽压榨的油。
不得不说,东西还是很多的。
推了这么多粮油出来,林永立的嘴巴都笑裂了,一家子人挺胸抬头的,别提多得意。
没办法,这年头,生儿子就是生劳动力,赚的工分是实打实的粮食啊。
“林利民,林利民一家在吗?林水浩也行!”
在一片议论声中,一家接着一家的人,拿着分好的粮食走出来,很快,里面就开始叫林利民一家。
“在呢,在呢!”
话音刚落,众人就看到林利民和林水旺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