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一起朝研究所去,往日早就灭了灯的地下室此刻灯火通明。
一个个身穿工装的研究员站在一个大家伙旁,满目欣赏。
那是台59式坦克,但又不是。
研究院还未正式给它命名。
这台坦克在59式坦克的基础上增加了红外探照灯系统,装机布局改进、发动机升级为580马力柴油机,马力更大。
而政委就站在最内围,袁砚舟两人来得晚,只能站在最外头。
许宽探头问身边的研究员,“哎,你们又捣鼓出来什么了?”
研究员看他一眼,转头挪了两步远离他,嫌弃意味浓重。
嘿!
许宽正想追问他这是什么意思,被袁砚舟按住。
这里可不是在他们队里。
“可以测试了吗?”政委询问身边的老头。
老头:“可以,新的红外探照灯系统已经更新了,100毫米口径的滑膛炮我们没改。”
红外探照灯系统是从爱珍岛事件中,军方缴获的主战坦克中仿制的。
许宽听他这么说,有些不高兴,小声嘀咕:“那炮膛不好用,怎么还不改。”
“你说改就改?我们是设计师还是你是?”
有研究员听见他的话,不满地怼回来。
华国科技如果像他们这么折腾,等一百年都不会有改进!
许宽十八岁当兵,大大小小的战役也打了不少,脾气只大不小。
但面对这群研究员,他也只有偃旗息鼓。
“这炮的精度低,稳定性也不行,你让我们的战士怎么适应?”
“许指挥员!”
袁砚舟高声打断他,许宽闭上嘴一脸不忿。
政委听见动静走了过来,他身边跟着的正是主设计师。
“怎么回事?”
“炮膛问题,精度差,不稳定,指挥员在问有没有什么改进办法。”
政委看向那年轻研究员,对方错开眼,从鼻腔里嗯一声。
政委:“这事不是我们外行人该说道的,给研究员道歉!”
许宽虽然憋闷,但只能照做,不然军区和研究院都下不来台。
“对不起。”
“没事,年轻人嘛!想法总是很多。”总设计师乐呵呵的。
总设计师是个快六十岁的老头,比年轻人还能熬,军区的人都很敬佩他。
政委带着两人回办公室,一巴掌拍在许宽后脑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