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回来,真以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不知道前朝缘何亡国,不明白土地兼并的危害吗?
他们当然知道。*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可知道症结所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无力解决。
风泽现在就提供了一条安置失地百姓的金光大道,太子如何不发自真心的感激?
格局拉满的风泽当天就收到了太子的谢礼……太子派出了自己暗藏的亲卫们顶着寒风,自西城出关,贴着大齐北面群山前往位于东北的大关。
新近成为东北镇关大将军的苗大将军难得兢兢业业在大营中守关。
而他最宝贝的嫡子苗五公子却带着亲卫们出关狩猎……
太子的亲卫们轻松拿住苗大将军的嫡子,还捎带着擒获了女扮男装陪着苗五公子出行的李氏——就是郎纪那心心念念的真爱,皇帝之前下旨指给太子的那位未来侧妃。
第92章 一更。,E~Z/小/说`网+ `更~新*最`全*
苗大将军这阵子没少大摆宴席, 宴请本地四方宾朋。
这导致他在第二天下午,酒醒后才听说宝贝嫡子消失不见,惊怒之下立即派一千轻骑出关追查。
宝贝嫡子在他眼皮子底下失踪, 传出去不仅不好听还影响他声望, 于是他无法广而告之大动干戈,而是只能派出完全听命于他忠心于他的八百亲卫出关寻人。
苗家因为苗贵妃得宠而发迹, 有了钱和权苗大将军果断砸资源培养了包括死士、步兵和骑兵的三千人精锐亲卫。
不得不说, 这支亲卫的身体素质可圈可点, 然而说到战意和士气……反正太子的亲兵们使用毛瑟, 迎面来了次清空弹匣, 几个呼吸后放倒前排数十人, 苗家亲卫们便立即掉头四散奔逃——还是身着银甲的头目带头跑路的。
苗大将军的宝贝嫡子五公子在马车中亲眼看着自家亲卫抱头鼠窜, 绝望地闭上眼睛。¢6+1^看/书·网! +最·新?章_节!更-新^快_返回西城的路上,他也始终安静如鸡。
作陪的李氏最是识时务,更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生怕一点错误丢了自家性命。
大齐国土形似不太规则的梯形,北边短南边长。
太子的这支亲卫原路回返, 期间也没遇到任何侵袭与意外。等他们带着“战利品”顺利回到大雪纷飞的西城, 苗大将军才从零星几个心存侥幸跑回大营的亲卫口中得知发生了什么。
苗大将军怒不可遏, 处置了几个跑回来的亲卫,就要发动边军精锐出关追击, 夺回宝贝嫡子的同时将来敌全军覆没,大帐中的副将们看热闹不怕事儿大, 有几个更是满口称赞苗大将军, 表示不能任由对方“在脑袋上拉屎”。
苗大将军的两个心腹见自家大将军十分心动, 眼瞅着就要正式下令出兵,二人登时顾不上别的, 立即上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反复强调如今关外积雪没小腿不适宜用兵,才让苗大将军改口再想一想
此次冬日突袭,于关外干脆利索掠走苗五并击退苗家千余亲卫的这支奇兵显然出自太子、安西王以及西关大将军之手,硬碰硬未必能占得便宜,更会落人口实!
众所周知,东关大营中从副将到兵卒对苗大将军只是表面敬畏……更关键的是擅自出兵没法儿过皇帝这一关!
皇帝再怎么公认“平庸”,现在终究不是苗家的傀儡。
苗大将军终究还是听进去自家心腹的老成之言,思来想去还是放弃出兵,但丢了嫡子没了一千亲卫,他总得想点办法从别的方面找补找补。
于是他琢磨了三个晚上,反复推敲,才亲笔给皇帝写了封密折,言之凿凿太子有不臣之心。
不得不说,苗大将军能让皇帝把东关边军的兵权交出去,还是有点东西的,懂得什么是投其所好。
皇帝这些年一直令太子代父巡边,实际上就是把太子赶出京城这个中心,至于太子在外联络武将,他并不怎么担心,因为武将桀骜难驯!
年纪轻轻的太子只凭若干好话再许以利益,武将就肯不惜性命……若真能如此简单,他不会为收服边军诸将头疼了这么些年。
于是皇帝对太子与诸位在外武将一直比较“放心”,直到这次太子上折子说西边连日暴雪恐有雪灾,恳请父皇许他春日雪消再启程返京。
皇帝收到这封折子,第一反应是太子与西关大将军勾结上了,想要拥兵自重。
细细一想,他偏重苗妃与苗家多年,太子全无反应才是稀奇。他只是犹豫,要不要真在这几年废掉太子。
刚好苗大将军的密折送到,皇帝只看了一半就气得砸了面前的茶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