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裂,光团们在空中组成太极图案。
紫晶神经节被这光芒照射,竟开始逆向净化,扭曲的文字重新变回《兰亭序》原始笔画。
"需要载体。"李建成指向李世民,"二弟的机械心脏框架是唯一能容纳净化后紫晶的容器。"
李世民大笑着展开双臂。青铜树根刺入他的机械骨骼,将净化的紫晶能源与人类文明记忆融合重构。
他的身体逐渐晶体化,皮肤下浮现出从甲骨文到量子代码的所有文字体系。
当最后一丝紫晶被吸收时,整个金色森林开始坍缩。
所有青铜结构融化成液态,包裹着李世民形成一颗小型中子星。这颗人造恒星表面,唐诗宋词的文字如等离子体般流动。
"启动最终协议。"林悦的碎片与中子星轨道共振,"以诗书为引,礼乐为轨。"
中子星爆发出的不是伽马射线,而是《秦王破阵乐》的声波图谱。
声波所到之处,新宇宙的暗物质开始有序排列,形成十二个宜居星系。每个星系的恒星核心,都跳动着与李世民相同的机械心脏频率。
数百万年后,新人类在第三星系发现了一座青铜方舟遗迹。
舱内壁刻满唐代风格的星图,中央控制台上放着两件物品:
一枚刻着"民为贵"的紫晶芯片,以及一卷正在自动书写的《李世民世代为民诗集》。
当考古学家触碰芯片时,全息投影浮现出地球的最后一幕——
黄山七十二峰的光柱集体转向,在枯萎的太阳前拼出"贞观"二字光柱源头,
十二尊古代科学家雕像围成环形,他们托举的仪器共同指向宇宙深空。
芯片背面,一行小字在阳光下闪烁:
"朕非天子,乃自由意志文明渡舟之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