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侍女们小心翼翼地从保温灶台上端起大厨们盛好的酸辣文思豆腐羹,将汤羹送往王帐。.q!i`s`h′e\n/x·s..!c,o_m·
当侍女们准备去抬那盘巨大的傲雪冰梅奶酪花时,林薇薇却阻止了她们。
“这道甜点太重,还是劳烦阿勒泰将军派人给这道甜点抬过去。”
林薇薇说道,同时指了指后厨外面的方向,
“不过,先别急着送去王帐,先把它抬到外面那张空置的桌子上。”
让这道甜点在草原这原生态的“冰箱”里再冻上个几分钟,口感会更好。
阿勒泰命人小心翼翼地抬起巨大的白瓷盘,稳稳地走了出去。
当侍女们将一碗碗热腾腾的酸辣文思豆腐羹稳稳地放在了每一位北戎贵族面前时,林薇薇紧随其后踏入了王帐。
拓跋弘低头一看,那白瓷碗中汤色清亮,丝丝缕缕的羊肉、香菇等食材浸在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是汤里那一团团细若无骨的豆腐花,它们在汤汁中轻轻浮沉,美得令人不忍下箸。
拓跋弘拿起勺子,舀起一勺,细细吹凉后送入口中。
微酸、略辣的滋味瞬间在口腔中炸开,随后是各种食材略有嚼劲的口感,再后是那豆腐花入口即化的奇妙口感。,w?d-s-h,u`c^h·e.n·g,.\c¢o/m~
他眼睛猛地一亮,在心里默默赞叹道:“嗯!这汤好滋味!又酸又辣,却不冲,反而很暖和!”
拓跋弘默默不语,只一口接一口喝汤。
大阏氏默默不语,只一口接一口优雅地喝汤。
众首领默默不语,只一口接一口饕餮般喝汤。
见大家喝得起劲儿,林薇薇适时上前,向大阏氏太后和大殿下微微欠身,然后用清亮的声音介绍道:
“这道汤羹,名为酸辣文思豆腐羹。
它以北戎特有的羊骨高汤为底,融入我中原豆腐的精巧刀工与酸辣调味。
其中那细若游丝的豆腐,叫做文思豆腐技法,旨在将豆腐切至入口无渣,只留滑嫩。”
她继续解释道:“至于汤中的酸与辣,犹如人生百味,虽有刺激,却能暖身驱寒,消食解腻,搭配前面几道口味重点的菜肴,正可解油去腻,让大家品尝得更加舒畅。”
一碗汤羹见底,大家只觉口中余香缭绕,暖意从胃里升腾而起。
大阏氏放下碗,看向林薇薇,语气诚恳:
“林姑娘这一餐,真是让本太后大开眼界。
你这几道菜肴,无论是味道还是其间的巧思,都远超我们草原上的寻常吃食。_h*o?n`g\t\e·x?s~..c~o~m/
不知你们大夏,还有哪些像这般既美味又蕴含深意的菜肴呢?”
见到大阏氏太后对大夏美食文化产生兴趣,还秉持着学习的态度,让林薇薇打心底对这女子生出一丝钦佩。
不愧是北戎的掌权太后,她能放下身段,虚心求教。
反观她的儿子拓跋弘,只会一根筋地想着去掠夺他人之物。
“回太后,我大夏地域辽阔,物产丰饶,各方水土孕育出截然不同的风味,故而菜系更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林薇薇微笑着说道。
别看她表面若无其事,其实她现在心里挺忐忑的。
要是说自己说少了,会落了大夏的面子,而胡乱吹一通,角落里坐着的萧天翊会起疑,因为对不上号。
还好她在边关的时候多与来往商队探讨大夏的风土人情,对大夏的版图有了基础的了解。
大夏虽是架空王朝,但该打下的版图它都有。
北地,是广袤的平原与丘陵地带,气候西季分明,土壤肥沃,盛产粮食与畜牧,这里的百姓性格豪迈,饮食习惯也偏向厚重醇郁,注重咸鲜与浓郁;
南疆,气候炎热,物产丰富,各种香料植物生长茂盛,这里的人性情奔放,饮食也偏爱麻辣鲜香,风味浓烈;
水乡,河流湖泊密布,气候湿润,盛产稻米、鱼虾与各种时令果蔬,这里的人们生活精致,讲究食材的本味与新鲜,烹饪手法多以蒸、煮、炖为主;
东海沿岸,海产资源极为丰富,新鲜的海鱼、虾蟹、贝类应有尽有,这里的饮食文化以海鲜为主,烹饪强调突出食材的极致“鲜”味。
要是大夏再往上“收服”了北戎,那真真是华国饮食文化大全了。
林薇薇略一思忖,便娓娓道来:
“若论大夏主要的烹饪流派,依其地理与风物不同,大致可分为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