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你们搞产业!‘’他身后的村干部们纷纷点头,有的甚至掏出早已拟好的合作意向书轻轻叩在桌面。
镇长扶了扶眼镜,饶有兴致的望着李阳夫妇。窗外的蝉鸣声穿透玻璃,在凝滞的空气里格外清晰。杨贵死死盯着王大柱的后脑勺,钢笔在会议记录本上戳出一个个深坑。而李阳与王秀梅对视一眼,她眼底泛起笑意,伸手示意丈夫先回应。李阳接过话筒,金属外壳还带着王秀梅的体温,‘’王主任,咱们都是乡里乡亲的…‘’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却在尾音处染上一丝难以觉察的震颤,‘’只要能让大伙都过上好日子,这事儿,咱们细谈!‘’
李阳刚喝了一口妻子王秀梅递过来泡好的茉莉花茶。
邻村的张主任激动地说:‘’土地入股,算我们村一个。‘’‘’也算我们村一个。‘’这句话像打开闸门的钥匙,另外两个村主任几乎同时站起身。
李阳夫妻俩对视一眼,王秀梅鬓角的碎发随着动作轻轻颤动。她从这三个村主任的眼神里看出了期待与渴望。他们从打算把旮旯村变成休闲旅游采摘度假村的时候,就设想过这样的场景——彼时漫山荆棘,如今已是樱花成海的观光步道,曾经泥泞的羊肠小道,眼下铺设着蜿蜒的防腐木栈道。此刻,六个村主任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派,前面热切的目光与后排阴郁的注视在会议中央交汇。
‘’各位主任!‘’李阳站起身,我夫妻俩打算规划建设西沟村时,就盼着有这一天。‘’他指向墙上的规划图,红色箭头从旮旯村辐射向整个镇的区域,‘’旅游采摘只是起点,我们要建农产品深加工中心,要让每个村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王秀梅适时补充,清凉的嗓音带着山东人特有的质朴:‘’秋后算账,我们按土地肥力,区位优势细分股权,保证让大伙的每寸地都生金。‘’
前排的老张眼眶泛红,他记得去年,李阳帮助他们村多少个困难家庭的孩子承担了学杂费。另一个村主任掏出皱巴巴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的记着村民们在李阳果园里打工的名字。而后排,杨贵将记录本揉成团又展开,指甲在纸叶划出深深的折痕。几个月前,他拒绝了李阳开承包开发青风山,此刻看着众人脸上的憧憬,心里泛起酸涩。
镇长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目光扫过全场,他比谁都清楚,李阳夫妇不仅带来了技术和资金,更重的那份带着‘’全镇致富‘’的格局。窗外远处传来挖掘机的轰鸣声,那是度假村二期工程正在施工。或许用不了多久,这个曾经名不经传的旮旯村,自然会成为地图上熠熠生辉的地标,让每寸土地都焕发新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