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明:老朱眼皮子底下活着真累啊 > 第64章 刘基往事

第64章 刘基往事

话说一半,再吞回去,朱棣自己也憋得慌。.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

索性说完,继续道:“后来父皇也后悔了,但是他那时是统帅,拉不下脸去安抚刘先生,而且他不认为刘先生的意见是对的,不愿采纳,他去安抚的话,两人只会再吵起来,所以就让人告知母后,由母后帮忙劝说。”

“母后对刘先生很是钦佩,毕竟在乱世中能为父皇效力的文人寥寥可数,刘先生又是有真才实学之人。听说刘先生负气离去,母后立即骑马出门,过了一会却又折返回来,将我们几个孩子带上,一起去劝说刘先生。”

道衍听的好笑,当今皇后娘娘还有这样聪慧一面,我家夫君惹先生你生气,现在我们一家妇人孩子来给您道歉,您还真能计较不成,换成贫僧,都要动容。

于是插嘴问道:“皇后娘娘的高招,最后起作用了?”

朱棣摇摇头,低沉道:“没有。那天我们追上刘先生后,只见他失魂落魄,像是受了很大打击,眼睛都哭红了。我们几个孩子被吓住了,没敢开口。母后也是被刘先生样貌惊住了,她印象里的刘伯温是个谈吐儒雅,见微知著的睿智儒士,只道刘先生被委屈惨了,这般大年纪能哭的像孩子一样。母后心疼,先帮着刘先生骂父皇粗胚...”

“咳咳咳,这个跳过...”

“刘先生被他大儿子搀扶,止住母后的话头。¢u~s^i-p′m~a*x!.¨c¨o+m?说道:‘夫人不必如此,我不是为自己哭,我是为华夏哭,为汉人哭。大帅若是一意孤行,只会兵败被擒,一切都将重蹈覆辙。大帅现在的敌人不是元廷,而是陈友谅,他才是最大的敌人。决不能让他入主中庭,否则华夏将倾。’”

听到这里,道衍看着手中念珠,急速推演。他知道朱棣说的是哪段旧事了,朱元璋凭一个碗起义,到最后夺取皇位,本就是件匪夷所思的事,他曾多方寻访朱元璋起义后的将领、文书人员、还有民间百姓等人,还原历史脉络。

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何真、明玉珍、李思齐、朱元璋、元廷,战场错综复杂,各方豪杰并立。朱元璋初期并不占优势,若是换成自己辅佐朱元璋,还能夺得华夏大地吗?

道衍冷汗首冒,有几个关键的抉择点,他也做不到如刘伯温那般果决坚定。或许最后能辅佐朱元璋获得天下,但也绝不会像刘伯温那般精彩绝伦。

例如朱棣所提起的这件旧事,是濠州之战。

元廷那时被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人牵扯住兵力,元大都能动用的兵力有限。朱元璋所部,彼时站稳濠州、南京、池州、安庆等地,补给充足,但是兵士招募困难。?武+4!看!书′ !埂/欣.蕞`全,那时候的最优战略便是趁着元廷和陈友谅、张士诚等人混战之时,出兵河北等地,入主中原,扩大地盘,占据大义,招募兵丁,以充实军队。

所有人都认为该按这个方略执行,唯独刘伯温提出反对意见,他十分确定说元廷还未衰弱到无视我们的时候,现在攻打河北等地,元廷会从草原征召部队来攻打我们。那时,我们必败无疑。唯有反攻陈友谅、张士诚两人,同时两线开战。

在战争中保持适当手段,减免将士伤亡。元廷届时自会加强攻打陈友谅、张士诚,让他们三败俱伤后,才是我部崛起之机。

这番言论,在部队内掀起轩然大波,朱元璋也不可能同意。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反对刘伯温,说他危言耸听,不打元廷打汉人,是汉人耻辱。

朱棣注视道衍,见他目瞪念珠,魔怔一般,知道他己陷在其中,代入角色,进行推演。

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朱棣自己喝茶,缅怀过往岁月。

道衍手中念珠转动飞快,失了出家人的淡然,像一头扎进赌桌的赌鬼,眼睛猩红盘算下一把压哪里,他没有退路了...

输了一把...

再下一把...

他没有退路...

最后,他压上了所有...

“哗”

念珠上的绳子断了,珠子掉落一地,道衍的心也掉了下来...

他嘶哑着嗓子,艰难问道:“后来呢?”

“后来,母后没法再劝,问他为何那般笃定,北上伐元,必将拖累将士战死沙场。”

刘伯温的脸着实有些难看了,哭的胡子都粘成一团,但是那份绝望,那份无助清晰浮现在朱棣眼前。

“他说‘我看到了,我以为我能改变这一切....可现在,我才发现我什么都改变不了,我只能蒙起被子,假装没看到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