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这些先进的农具!”
“真的吗?”
韩义点了点头:“确实是这样的。”
孔融摊了摊手,兴致勃勃地说:“那不就得了?除了神农,还有谁能这么精通农耕之道呢?”
“这……”
韩义在心里偷着乐。
看来孔融也没发现什么破绽。
看来这个计划还是挺完美的。
“不过……”
孔融皱了皱眉,叹了口气:“这些古老的字迹,我还没完全研究明白。
也许等蔡伯喈到了,我们才能真正搞清楚,从而理解神农的意思。”
“?”
韩义一下子愣住了,“孔北海,你是说……这件事蔡邕也知道了吗?”
孔融哼了一声点了点头:“应该是知道了吧,就是不知道他从长安赶过来还需要多久。”
见鬼了!
这事闹大了。
一块破龟甲居然能让蔡邕如此重视?
古代的交通跟现在可没法比。
消息传出去,可不是几天就能到的。
更何况!
长安离奉高,
几乎是大汉疆域的一半距离。
就算骑快马,八百里加急的快报,没个三五天,也到不了奉高。
而蔡邕处理完杂事离开长安,一路上马车慢悠悠的。
等他赶到泰山附近的时候!
都已经过了春耕,进入盛夏了。
花儿开得漫山遍野,庄稼绿得望不到头。
老百姓们三三两两地在地里忙活,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
这场景!
真是太让人震惊了。
想想蔡邕从长安一路走来,先是经过破破烂烂的洛阳,再是荒凉千里的陈留、东郡。
他见了太多无家可归的人,太多凄凉的地方。
地上白骨一堆堆,百姓活得像行尸走肉。
除了战争的烟雾,就是熊熊的战火!
那场面,惨得没法说。
可没想到……
等他到了泰山,看到的却是另一番天地。
这感觉,就像是走进了一个人间仙境。
“韩义这家伙,还真有两把刷子。”
蔡邕摸着胡子,笑着夸道。
喜欢三国:貂蝉带娃堵门,我让她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