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皇帝在毕懋康、毕懋良、焦勖等工仗局主事官员的陪同下,巡视到那处专门用来试射新式鸟铳的试验场之时,一名正在调试手中火铳的匠户,在看到远处那片象征着天子亲临的明黄色仪仗之后,竟是吓得魂飞魄散,“噗通”一声,便跪倒在地,连手中的火铳,也“当啷”一声,掉落在了地上。~白-马^书^院* ·已_发,布·醉-薪¢漳*踕^
崇祯皇帝的目光,瞬间便被那支掉落在地的、造型颇为新颖的短火铳,给吸引住了!
“此物……是何物?” 他饶有兴致地问道。
工部尚书兼工仗局总领毕懋康,连忙上前,将那支短火铳拾起,恭敬地呈送到皇帝面前,脸上带着几分自豪与兴奋,回禀道:“启禀陛下!此铳,乃是我等工仗局的工匠们,在研究了那些从澳门送来的西洋转轮打火枪之后,去其繁复,取其精要,并加以改良之后,所试制出来的新式短铳!”
他继续介绍道:“臣等以为,可将其命名为——‘大明短铳’!”
“大明短铳……” 崇祯皇帝接过那支尚带着几分粗糙、却也充满了实用主义美感的短铳,在手中掂了掂,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好名字!最重要的是,此乃我大明工匠,自主改进之利器!足以向天下人证明,我汉家儿郎的智慧,绝不输于任何西夷蛮邦!” 他这番话,极大地提升了在场所有工匠们的民族自豪感!
这“大明短铳”,采用了双枪管设计,不仅可以齐射,更可以实现快速的连射;其枪身短小精悍,可单手操作,尤其适合骑兵在颠簸的马背之上,进行近距离的射击作战;更关键的是,它采用了最新研制出来的、对气候依赖更小、也更便于清理残渣的燧发式击发结构,兼具了外露与内藏两种机括之优点。?x/i?n.k?s·w+.?c?o·m\唯一的缺点,或许便是……其造型略显朴素,不如那些西洋贵族们所用的装饰精美的短铳那般……美观。
“光说不练假把式!” 崇祯皇帝把玩着手中的短铳,兴致盎然,“朕要亲眼看看,它在实战之中的威力!”
他目光一扫,落在了随行护卫的锦衣卫百户齐昊的身上。此人乃是前不久武科大比之中,脱颖而出的一名武进士,马术、骑射皆是上上之选,此刻正被安排在御前,充当侍卫。
“齐昊!”
“臣在!”
“你,来替朕,试试此铳!”
“遵旨!”
齐昊闻言大喜!他知道,这是皇帝陛下在给自己一个在御前展现实力的绝佳机会!他立刻接过那支“大明短铳”,翻身上马,向着百步之外的草人靶子,策马疾驰而去!
只见他在颠簸的马背之上,竟是异常沉稳!他先是举枪,对着那草人靶子,连开两枪!“砰!砰!” 两声脆响!那草人的头部和胸部,瞬间便爆出了两个大洞!随即,他竟在马背之上,以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从腰间的弹药包中,取出了新的弹药,迅速完成了再次的装填!并再次射击!在精准地命中靶心之后,他又猛地拔出腰间的绣春刀,发出一声怒吼,手起刀落,便将那早已是千疮百孔的草人靶子,一刀……斩首!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这……这便是骑射与近战的无缝衔接!这短铳的出现,将极大地提升大明轻骑兵的战术灵活性与冲击力!
齐昊策马而回,脸上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陛下!此铳……此铳简直是神物啊!其所有装填发射之操作,皆可在马背之上完成!若我大明骑兵,皆能人手一支,那……那日后在与建奴鞑子的骑兵对阵之时,必将……无往不利!此乃……应对贼虏骑兵之无上利器啊!!”
然而,就在崇祯皇帝也同样为此铳的巨大威力而感到振奋不已之时,火器局主事焦勖,却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几分悲痛之色,奏报了一件……令人心情沉重之事。¢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
“陛下……”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为……为试制此铳,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火器局……共有五名最为优秀的匠户,因铳管在试射之时,不幸炸膛,而当场……殉职。另有三名经验最为丰富的老师傅,也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于任上。”
毕懋康兄弟二人,也随之跪倒在地,联名请求道:“恳请陛下,能给予这些为国尽忠的匠人,一份……身后的哀荣!”
崇祯皇帝闻言,心中一震!他连忙亲自上前,将这三位为大明火器革新,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功臣,一一扶起。
“三位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