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来评判!崇祯皇帝对此寄予厚望,他希望能从这些身怀绝技的武贡士之中,真正为大明,培养出几位未来的国之名将!
在之前的会试之中,便已涌现出了两位最为出众的武科奇才: 一位,是那身材魁梧如铁塔、能舞动百斤开外双手大刀的徐彦琦!他在之前的刀剑、举重、摔跤等三个科目之中,皆拔得头筹!虽然在最终的拳脚比试中,意外败给了那个神秘的考生张虎,但其综合实力,依旧是本届武科当之无愧的翘楚!另一位,则是名叫李万两的年轻考生。此人外貌极其平凡,扔在人堆里都找不出来。但他那双腿上的功夫,却是灵活无比,快如闪电!无论是在跑步、还是在一些需要腾挪闪转的技艺比试之中,皆是名列前茅,技艺出众!----------崇祯十九年,三月十四日。春闱大比,正式放榜!这一日,京师东、西大明门之外,人山人海,万头攒动!文榜张贴于东大明门,武榜则张贴于西大明门!吉时已到,在礼部和兵部官员的主持下,一名翰林官和一名兵部武选司的官员,分别登上高台,在万众瞩目之下,开始高声唱名读榜!唱名之前,更有司礼监太监,宣读了崇祯皇帝的诏令。诏令之中,对此次文武科举的顺利举行,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对所有中榜的士子,寄予了“为国选材,共赴中兴”的殷切厚望!并宣布,所有中榜之文武进士,皆可于三日之后,入宫参加由陛下亲自主持的“恩荣宴”!随即,唱名开始!文榜:“一甲第三名,探花——瞿昌文!”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呼和祝贺!瞿昌文在几名同乡的簇拥下,激动得面色涨红,连连作揖!“一甲第二名,榜眼——黄渊耀!”“一甲第一名,状元——松江府,夏完淳!!”“什么?!夏完淳?!竟是他中了状元?!”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随后,二甲、三甲的名单也一一公布,候玄演、徐锦华、杜登春、候玄洁等人,亦是榜上有名。武榜:“一甲第三名,武探花——戚家,戚元功!”“一甲第二名,武榜眼——李万两!”“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宣府,徐彦琦!!”徐彦琦虽然未能夺得拳脚科的头名,但凭借其在其余科目中的压倒性优势,最终还是毫无悬念地,夺得了本届武科的状元!随后,戚家兄弟中的老二戚元辅、老三戚元弼,以及董事昌、韩忠、刘可贵、吴中胤、齐天良等人,也分别位列二甲、三甲之中。放榜现场,热闹非凡。喜极而泣者有之,黯然神伤者有之,嫉妒不甘者亦有之。新科进士杜登春,在榜下寻到夏完淳,本想上前道贺攀谈几句,却不想,夏完淳只是对着他淡淡地点了点头,便转身与瞿昌文等人一同离去,竟是连一句客套话都未曾多说,显得颇为冷遇。瞿昌文见状,连忙上前打了个圆场,才化解了杜登春的尴尬。大多数人,原本都以为,此次文科的状元,必是那位在殿试问对之中,言辞老辣、见解深刻的瞿昌文!就连主考官之一的倪元璐,在私下里也曾对人感叹,未能将瞿昌文点为状元,实在是……有些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