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崇祯皇帝为京师防务和即将到来的决战而焦头烂额之际,一个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的消息,如同寒冬里的一缕微弱阳光,稍稍驱散了他心中的阴霾。?看+书_君+ _首!发+
“陛下!大喜!” 贴身太监李春连滚带爬地跑进东暖阁,脸上带着难得的兴奋之色,“昌平总兵唐通,奉诏勤王,已率大军抵达京郊十里之外!正在城外扎营,等候陛下旨意!”
“唐通?” 崇祯精神一振,“他来了?带了多少兵马?”
“回陛下,塘报上说,号称两万余众!” 李春连忙回答。
“两万……” 崇祯心中快速盘算着。这个数字不算少,在如今各地将领拥兵自重、对朝廷号令置若罔闻的情况下,唐通能带来两万多人,实属难得。他随即又问道:“黄得功呢?左良玉呢?可有消息?”
李春的脸色黯淡下来:“回陛下……尚未接到二位总兵的回音。”
崇祯心中冷哼一声。他早就料到会是如此。当初他连下三道勤王诏书,指名要求拥兵自重的总兵唐通、左良玉、刘泽清火速率部入京。结果,左良玉那名为大明总兵、实则早已形同流寇的军阀,根本不予理会;刘泽清则上疏称自己“腿伤复发,不良于行”,找了个蹩脚的借口推脱。`s,w¨k~x¨s_w/.,c~o^m¨唯有这个唐通,虽然平日里名声不算太好,甚至有些首鼠两端,但终究还是来了!
“至少,他还知道谁是君,谁是臣!” 崇祯对唐通的印象稍稍改观。虽然他对这位总兵的忠诚度和战斗力仍存有几分忌惮和怀疑,但在眼下这个无人可用的绝境中,唐通的到来,无异于雪中送炭!“不管他之前如何,此刻他肯奉诏前来,便是忠勇之举!朕必须给予他足够的荣耀和面子,笼络住他,让他为朕死战!”
他当即下令:“传旨!命唐通所部,暂时移驻南苑,好生休整!另,宣唐通即刻入宫,朕要在皇极殿,亲自召见他!”
----------
皇极殿内,庄严肃穆。
昌平总兵唐通,一身戎装,快步走入大殿,在御座前恭恭敬敬地行三跪九叩大礼,声音洪亮:“罪臣昌平总兵唐通,奉诏勤王来迟,罪该万死!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伏在地上,姿态谦卑,眼神中却难掩一丝对获得天子嘉奖和无上荣耀的期待。
崇祯亲自走下御座,上前将其扶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唐爱卿忠勇可嘉!国家危难之际,唯有爱卿不避艰险,慨然应诏,率部来援!实乃我大明之良将,社稷之柱石!朕心甚慰!快快平身!”
“谢陛下!” 唐通受宠若惊,连忙起身。`丸~夲!鰰`戦· ·追¢蕞?辛^蟑.截!
简短寒暄之后,崇祯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唐爱卿,想必你也知晓如今的局势。流寇李自成,势大滔天,已破太原,兵临宁武,京师危在旦夕!朕召你前来,便是要倚仗爱卿与麾下健儿之力,与流寇决一死战,保卫京师,拱卫社稷!不知爱卿……可敢与流寇决一死战否?!”
唐通立刻挺直了胸膛,大声道:“陛下有旨,臣万死不辞!臣与麾下两万将士,愿为陛下,为大明,与流寇血战到底,誓不与贼偕亡!” 他答应得斩钉截铁,随即又面露难色,“只是……陛下,臣麾下兵马,连年征战,粮饷拖欠已久,军械也多有残破……若要与贼军主力决战,恐怕……”
“爱卿所虑,朕都明白!” 崇祯不等他说完,便大度地一挥手,“忠勇之士为国征战,岂能令其空手搏贼?!朕早已为你准备妥当!”
他立刻下达旨意:“传旨军器局、兵仗局!即刻从武库中,调拨最新、最精良之火铳、刀枪、铠甲、箭矢,优先为唐通将军所部换装!所需数目,按两万五千人足额配备!不得有误!”
“再传旨户部、并内帑!立刻从国库及抄没逆产所得之中,调拨白银五十万两!由兵部侍郎亲自押运,即刻送往南苑唐将军营中!务必将拖欠唐将军所部之所有军饷,全数补发!一文都不能少!”
他加重了语气,目光扫向侍立一旁的官员:“并严令各级经手官吏,此乃勤王救急之饷银,是将士们的卖命钱!若有任何人敢于从中克扣、贪墨分毫,一经查实,立斩不赦!夷其三族!”
这一连串的命令,让唐通又惊又喜,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换装!发饷!还是足额补发!而且是五十万两白银!这等待遇,他以前想都不敢想!
崇祯并未就此打住,他又示意内侍,捧上早已准备好的赏赐:一件光彩夺目的蟒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