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这个原本在沪城并不常见的吃法,凭借着其独特的用餐体验和令人欲罢不能的美味,短短一两个月内便在这座城市掀起了一股热潮。·E′Z′小?说·网. .免+费-阅,读-
尤其是在寒冬腊月里,当刺骨的北风呼啸而过,街上的行人都缩着脖子匆匆赶路时,没有什么比围坐在热气腾腾的火锅前更让人感到温暖和幸福的了。
滚烫的汤底咕嘟咕嘟地冒着泡,鲜嫩的肉片在红油中翻滚,蘸上特制的酱料送入口中,那股热辣鲜香的滋味瞬间从舌尖蔓延至全身,连指尖都暖了起来。
“岁愿火锅店”自开业以来,生意便一天比一天红火。
最初,许多顾客都是抱着尝鲜的心态来的,可一旦尝过那浓郁的牛油锅底和鲜美的番茄汤底后,便彻底爱上了这种吃法,成了店里的常客。
渐渐地,火锅店的名声传遍了沪城的大街小巷,不仅附近的居民常来光顾,连住在城另一头的人也不惜坐电车专程赶来,就为尝一口这让人念念不忘的味道。
如今的“岁愿火锅店”,几乎从早到晚都处于爆满状态。
早晨刚开门,就有食客在门口排队等候;到了中午饭点,队伍能从店门口一首排到街角;即便是下午两三点这样的非饭点时间,店里也总是坐满了人。
服务员们忙得脚不沾地,后厨的师傅们更是片刻不得闲,切肉的刀工快得让人眼花缭乱,一盆盆虾滑、一盘盘鲜嫩的牛羊肉源源不断地送到各张桌上。^y/u`e¨d+u.d^i?.~c-o~m?
程月弯每次来店里查看经营情况时,都会被这人头攒动的场面震撼到。
若不是她提前让伙计留了个包厢给团团办满月宴,恐怕连自家人想吃上一顿都得排队等上大半天。
“老板娘,您看这生意,真是了不得啊!”
掌柜的擦着额头的汗,脸上却满是喜色,“今儿个一大早,就有好几拨客人来问晚上有没有空位,我都给回绝了——咱们的包厢得留给小老板不是?”
程月弯笑着点点头,目光扫过座无虚席的大堂。
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红彤彤的铜锅,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食客们满足的笑脸,空气中弥漫着牛油、花椒和各式香料混合的诱人香气。
角落里,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正辣得首哈气,却仍不停地往锅里下肉片。
靠窗的一桌是一家老小,老人喝着清汤,孩子啃着煮得软糯的玉米,其乐融融。
最热闹的是中间那桌商人模样的客人,推杯换盏间不时爆发出阵阵笑声。
这样的场景,在寒冷的冬日里显得格外温馨。?比/奇·中_文¨网- -无^错*内^容`
沪城的冬天湿冷刺骨,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可一走进火锅店,扑面而来的热气立刻让人浑身舒坦。
许多老顾客都说,这火锅不仅暖胃,更暖心。
“这大冷天的,吃啥都不如吃火锅得劲!”
一位常来的老先生一边往红汤里涮羊肉,一边对同桌的老友感慨,“您瞧这汤底,又香又辣,吃下去浑身都热乎了,连老寒腿都不疼了!”
他的朋友夹起一片毛肚,在油碟里蘸了蘸,满足地眯起眼睛。
“可不是嘛!我老伴儿原先最讨厌我吃辣的,自打上回带她来尝了一次,现在隔三差五就催着我带她来!”
这样的对话在店里随处可见。
火锅不仅征服了年轻人的味蕾,连许多原本饮食清淡的老人也渐渐爱上了这种吃法。
有些不能吃辣的,就点上一锅菌菇清汤,照样吃得津津有味;嗜辣的则对那牛油红汤欲罢不能,哪怕辣得满头大汗也停不下筷子。
团团的满月宴选在火锅店举办,除了因为岁岁和愿愿两个小家伙的强烈要求外,也是程月弯和宋怀生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他们希望这个象征着团圆的小生命的满月宴,能在全家人都喜欢的地方,用最轻松愉快的方式庆祝。
“在火锅店办满月宴?”程母起初还有些犹豫,“这.…..会不会太随便了?”
“妈,你就放心吧,”程月弯笑着解释。
“现在城里最时兴的就是火锅了,咱们自家人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比那些虚礼实在多了。”
事实证明这个决定再正确不过。
宴会当天,预留的包厢被布置得喜气洋洋,墙上挂满了红灯笼和福字,桌上除了火锅外,还摆满了各种吉祥寓意的菜品——象征长长久久的长寿面、代表红红火火的红烧肉、寓意团团圆圆的汤圆…...
岁岁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