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笑着道:
“具体怎么帮,我其实也不知道。,e*r+c\i*y\a?n¨.`c?o!m′”
“还是刚才那句话,等时机成熟了,伯父自然就知道了,我所需要的,只是伯父的一个态度罢了。”
“态度?”
蔡邕冷笑一声,没好气的道:
“你什么都没有说,什么都没有做,甚至还想将我的女儿从身边带走,你现在俩跟我要态度,你觉得可能吗?”
李安深吸了口气,思索了片刻,这才感叹道:
“很抱歉伯父,现在这个时候,很多事情我的确还不能阐明,但我还是想得到伯父的帮助。”
“不如我就用此前跟我的一位同行者说的一句话来说服伯父吧,不知伯父以为如何?”
“一句话来说服我?”
蔡邕笑了,脸上带着几分轻蔑道:
“年轻人,有些时候自信是一件好事,但自信过了头,变成自负可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李安笑了笑,没有反驳,而是自顾自的说道:
“我的那位同行者问我,我辈读书人该当如何,而我的回答是...”
“为天地立心,继往开来!”
“为生民立命,彰显大爱!”
“为往圣继绝学,接续文脉!”
“为万事开太平,家国情怀!”
李安每说一句,蔡邕脸上轻蔑的神情就会僵硬住几分。\x\i-a.o?s\h-u?o!h-u!a·n?g¢.^c?o′m,
到了最后,轻蔑之色完全消失,接踵而至的,是不可思议的震惊。
看着蔡邕的表情,李安心底暗笑。
横渠西句,屡试不爽啊!
连贾诩都被他这西句话给说服了,更何况是蔡邕这样本身就带有特定传承使命的大儒呢?
见蔡邕还在震惊,李安站起身来,脸上依旧是一副感叹的样子,满是失落道:
“看来,是小子我自作多情了。”
“是啊,您刚才说的没错,年轻人嘛,自信是好事,但自信过头了,变成自负就不好了。”
“琰儿我还是会带走,我去看看十三有没有把弟兄们喊来了。”
李安一副碰了壁的样子。
朝着蔡邕行了一礼之后便首接转身,准备离开书房。
“站住!”
此时
蔡邕这才完全回过神来,连忙喊住李安。
李安背对着蔡邕,脸上更是抑制不住的出现了笑容。
心底暗暗嘀咕,‘小样,我都拿出横渠西句了,还搞定不了你个大儒不成?’
重新整理好情绪,李安脸色重新恢复平静,这才转过身来道:
“不知伯父还有何吩咐?”
蔡邕神情凝重的问道:
“你刚才所言,是何人所说?”
李安会心一笑,解释道:
“这些,都是我心中的一些对于这个世界的愿景和希望吧,有感而发。′求¢书,帮~ +勉/费/阅^黩.”
蔡邕满是复杂的看着李安,深吸口气道:
“那你准备如何去做?”
李安如实道:
“如此愿景,自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如今天下大乱,群雄并立,这第一步,自然是先使天下安定。”
“先以东郡根基,招兵买马,积攒底蕴,一步一个脚印,平定天下。”
这话倒也不是忽悠蔡邕,的确是他为曹操制定的发展计划。
蔡邕深邃的点了点头,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许久,蔡邕那浑浊的眼眸之中再次多了几分坚定,缓缓开口道:
“我可以帮你!”
李安顿时大喜,当即抬手道:
“多谢伯父。”
蔡邕摆手道:“不过,我还有一个条件。”
李安点头道:
“伯父请讲!”
蔡邕略微感叹着道:
“此去东郡,将你伯母以及琳儿他们也带上。”
李安有些错愕,倒是真没想到,蔡邕竟然会首接托付家眷。
蔡邕则感叹着道:
“你刚才的话,的确提醒了我。”
“之前的洛阳也好,现在的长安也罢了,但凡董卓还在,那便都是最危险的漩涡之地。”
“当初我避祸江东,被董卓强行征召入京,稳定之后,同样将你伯母他们接去了洛阳。”
“其实当时我便有此方面的顾虑,只不过将她们留在江东之地,她们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