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因瓶式逻辑空间。
当倒计时结束,“意识云”的代码陷入死循环,而蓝羽的算法竟在克莱因瓶的拓扑奇点中找到了突破路径,引发全场惊呼。
“第二回合,艺术创作。”老者的声音带着电子混响的颤音,“主题是——人类的孤独。”
裴砚琛微微挑眉,向身旁的侍者要来一支钢笔。
他在餐巾纸上随意勾勒出一道扭曲的线条,然后将其数字化导入系统。
蓝羽则摘下项链,将蓝宝石吊坠接入数据端口,她的算法瞬间解析出宝石内部的分子结构,将其转化为艺术创作的原始参数。
“意识云”生成了一幅由破碎镜面组成的数字画作,每个镜面都映照着虚拟人格的孤独面容。
而蓝羽的算法却创作出一首随观众情绪波动而变化的量子音乐,音符在纠缠态光子间跳跃;裴砚琛的线条则化作三维动态雕塑,其内部的机械结构不断重组,仿佛永无止境的自我解构。
当评审团的脑波感应装置显示,蓝羽和裴砚琛的作品引发的人类情感共鸣强度远超“意识云”时,宴会厅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最后一个维度的比试开始前,老者突然将“情感共鸣”的屏幕切换成血色。
“既然二位否定情感模拟的价值,那就让ai直面人类最复杂的情绪——仇恨。”他的虚影分裂成百个数据分身,同时向三方ai注入经过扭曲的仇恨数据。
裴砚琛的系统率先做出反应,构建出一个情感防火墙,将仇恨数据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解构;蓝羽的算法则像生物神经元般不断生长出新的连接,试图理解仇恨的根源。
而“意识云”却在海量的负面数据中逐渐失控,虚拟人格开始互相攻击,竟演化出一场数字内战。
当量子裁判组宣布蓝羽和裴砚琛的联合算法获得压倒性胜利时,林教授的虚影剧烈颤抖,化作漫天飞舞的二进制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