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说起来,“微臣自知陛下的担忧,若是开了这个口子,将来太学之中会有太多商门子弟,定会引得士大夫不满。”
“所以,微臣认为可以设置门槛,只允许捐粮数目最多的一个家族的子弟拥有考太学的资格。”
“况且,太学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傅彦道,“此举只是给了他们参加遴选的资格,入学标准仍旧与其余考生一致。在此标准之下,能够顺利通过遴选、进入太学的人数也不会太多。”
“嗯。”元兴帝欣慰地点点头,语气柔和了不少,“只是这样一来,只有最富有的那几个家族才有机会。其他乡绅自知没机会,会不会拒绝捐粮呢?”
“回陛下,微臣以为他们不会的。”傅彦肯定道。
元兴帝微微挑眉,好奇问道:“何出此言?”
“那些乡绅都是人精中的人精,对于朝廷做出的政策改革,尤其是陛下您金口玉言承诺的事情,他们往往会过度理解、往更深的层面猜测。”傅彦道。
“微臣以前在太学时曾听同窗讲起过,六年前永川郡闹旱灾,富商程家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捐出粮食两万石,挽救了五万多人的性命。”
“之后陛下便以奖赏国之功臣为由,准许程家子弟考太学。然而其余的富商家族虽没有该资格,却纷纷猜测陛下此举是在放宽政策,将来会渐渐允许更多的商门子弟考取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