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问题,想必各位前辈肯定早就想过了。”贺听澜笑着回答道,“之所以最后没有采用,我猜测原因有二。”
“其一,便是战士们的身体素质能力差距。北疆人种与我们不同, 天生高大魁梧,又从小在马背上长大。而大梁军士大多是农户出身,若是使用重刀重剑,反而会更加快速地消耗体力,起到反效果。”
“其二,便是重刀重剑的制作成本几乎是普通刀剑的两倍。大梁的铁矿资源并不算丰富,至少相比齐国而言的确如此。军士们数量反而更多,若是大规模使用重刀重剑,国内铁矿根本不足以支撑。”
众官员一边听一边点头,看向贺听澜的眼神渐渐从审视变为欣赏。
“所以,我觉得可以从改良淬火技术入手,提升刀剑韧性和硬度,在保证轻便的前提下减少兵器耗损。”贺听澜总结道。
“再说弓弩,我认为这可以是我军着重使用的一类兵器。既然大梁军士不善于近身搏斗,不如加重远程攻击的杀伤力。”
“大梁与北疆之间的战事主要归因于北疆人觊觎大梁的物产资源,故而试图入侵。而主战场一定是在苍岱山脉一带。”
“苍岱山脉是大梁的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往北便是北疆人的地盘,地势平坦。所以,只要大梁的弓箭手们占据高处,便可以阻挡北疆骑兵的进攻。”
“现如今我军大规模使用的弓弩准头极佳,但是拉弦较慢,而且每次只能装一支箭。若是北疆骑兵行军速度过快,且人数众多,那么弓箭手们的速度很可能跟不上对方进攻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