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无味。
大家意识到,赵盾就是找乐子,逼着大家称赞赵婴,称赞赵家。
而大家给足他面子,把赵家夸成一朵花,夸成天上的星,夸成丶人间少有,打着灯笼也找不到。
可是再说下去,就脱离了事实,变成虚幻的,演绎的,不真实的。这与大家的本意是相违背的。
大家认识到了,就这个话题不能再谈下去,不然会变味。
而赵盾却没有意识到,只要大家一转移话题,他立刻逼大家继续讨论赵婴,讨论案首。
大家受不了他,找个借口闪人。
他似乎没察觉似的,一转脸,继续与身边的其他人谈论赵婴的话题。
于是,他身边的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尴尬。
如此这般,连续三天,他逼大家谈论赵婴,大家见到他如见恶鬼,赶忙逃跑,似乎逃晚了没命似的。
五天后,大家烦不胜烦,一看到他就想到赵婴的话题,为了不尴尬,所有人干脆不再去村头闲聊。
明明知道他在村头等着大家夸赵婴,赵婴虽然值得夸,可一直夸下去,把大家夸得没话可说了,词穷了,去就是尴尬,就是烦,谁还愿意去?
于是,原本热闹异常的村头,破天荒地冷下来,再也没有人去了。
赵盾发现大家都不来村头了,心里着急啊,我大孙子给你们带来如此大的福利,你们怎么不夸夸他呢?
真是忘恩负义的小人!
不行,我得主动找别人讨论这个事。
于是,他在村子里转悠,只要遇到路上有人,立刻激动凑上去,大声说:“嘿!知道嘛,我大孙子赵婴考中案首,皇上免除了全县的税收,知府也来我家了呢!”
“啊啊啊,哈哈哈!”对方尴尬得能用脚趾扣出一套四合院,可大家都是彼此熟悉,为了维护关系,少不了的还要夸赵婴几句。
他则拉着人家不松手,非要听过瘾才满意。
于是,村民烦不胜烦,夸一顿后,找不到合适的话了,借口有急事,勿勿如漏网之鱼,急急若丧家之犬逃跑了。
而赵盾则没有自知之明,赶忙去找下一个目标,拉住别人,让别人再夸一顿赵婴。
十天过去了,他天天找大家夸赵婴,吓得大家都不敢出门,有些人甚至想杀了赵盾,哪有这样逼着别人夸你家的?
虽然你家值得夸,天天夸,也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