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外,一骨碌从地上爬起来,坐在条凳上。
李大娘看她这样,无奈叹口气,她不缺这些,也不用挣这个。李蔚则想着“四娘要嫁人了”,心里透凉。唯小曹氏开怀趁意“这个祸害走了,三郎就一心与我过了”。斜晖照进厅里,人与人仿佛都隔着一层纱。然而顾观月已不关心这些了,她这就要赚钱去!——————一枕清梦醒,尤闻栀子香。 五月间,街巷里响彻卖菖蒲、蜀葵和栀子花的声音。第二日,顾观月站在后门上,叫住挑担的货郎:“我看都有些什么。”货郎放下担子,她就着竹筐一看,就是寻常花束,问他:“可有法子能养得时间长些?”货郎答:“小娘子勤换水,就养得久。”又问:“有香球、花冠卖吗?”货郎答:“小娘子要的这些个,会弄的人少,我们挑担的可卖不上。”看她只问不买,渐渐有些不耐烦起来。顾观月挑了一束栀子花,一边付他铜钱,一边再问:“若我能做些香球,小哥可愿意试卖?”货郎接了铜板,又才笑着回她:“那自然好。”顾观月心里有些激动,这些都是她会的!忙与货郎说:“小哥这筐里的朱栾都给我吧,过五日就能做一些香球出来。”说着问了价儿,一五一十数了五十个铜板出来。这是她所有家底了,她信守承诺,不花家里的本钱,连张娘子出资都没肯要。这些铜板数出来,她袋子里就空了,那货郎看她神色,倒有些不忍,看着是个有难处的小娘子呢。一边收了钱一边说:“那五日后我就在这里等着。”顾观月怕他不来,后面加了一句:“小哥若将花茎用蜡封了,可多日不凋谢。”货郎回头看她一眼,答应着去了。顾观月将这许多花搬进家门,又将门关上,回到院里忙活起来。朱栾是一种柑果,花香绝胜。将残花去掉,只留最好的花瓣,洗净除尘,与白芷一同密封在竹筒中,经三四遍熏蒸,即可成一种新的香气。白芷清香,朱栾浓郁,两者一起至少有了三种层次,是难得的留香持久的香片。只是这样还做不成香球,若是放在香袋里,又不够显眼突出了。顾观月试着拿碎布裹出几种样子,都觉得寻常,只得放下香片,来求张娘子:“阿娘,你教我扎绢花吧。要能把白芷香片一起编在里面的。”张娘子有一身好手艺,会刺绣、会篆刻,还扎得一手好绢花,都是幼时作为爱好培养的。见女儿肯学,她高兴不叠,母女两个取了边角的帛、绢、纱来,张娘子好眼光配了不同的颜色,就教她扎起花来。顾观月学着张娘子的手法,只觉得自己手指硬得很,磕磕绊绊扎了一个成品出来,却算不得出挑。她胜在不急躁,将这一朵丢在一旁,继续动手。终于不眠不休,扎了三十几个绢花出来。绢丝柔软,裹上白芷香片就支棱起来,张娘子教得手法又好,花瓣层层叠叠,一朵朵栩栩如生。这绢花若戴在头上,自带了香气,又足够持久,岂有不吸引人的?她只道这已经是极好了,不想到第五日清晨,张娘子叫她:“来看。”托出五个木制玲珑香球来。比鸡蛋还小一圈的胡桃木,经张娘子的手雕刻,刻出了青莲镂空花纹,上面一个小木塞上挂了编绳,底下结着穗子,简直是一件雅致的艺术品!顾观月惊喜道:“阿娘!你好厉害。”张娘子反不好意思地说:“这有什么,与篆刻也没差什么。”生而知之,一通百通,大概说的就是她这种人。她见女儿为了赚钱这么用心,不忍女儿为难,便关在房里刻了这些香球,里面可以装白芷朱栾香片,也能装鲜花、沉香等物。顾观月珍惜地将香球收起来,简直有些不忍心卖。等货郎来了,便教他:“小哥看,这些绢花,都只卖两百一十九文,既是绢花,又是香球。这几个木香球,却要卖九百九十九文一个,少一个钱都不行。”那货郎先谢她:“小娘子教的好法子,我这几日的花都能开很久。”又问她,“小娘子的香球定价太高了,若卖不出去怎么办?”顾观月说:“小哥信我,九百九十九,是持久之意,没有一个小娘子不希望自己能长长久久的。你卖的时候,话要这么说……若实在卖不掉就拿回来。”张娘子亲自刻的,她自己留着未尝不可。那货郎被她教了一肚子现代推销手法,挠着头去了。半下午回来“啪啪”敲门,向顾观月报喜:“竟然都卖完了,我在青莲寺外摆摊,那些上香的小娘子们见了这个,跟不要钱似的,一会儿就抢完了。小娘子厉害!”两个人结了账,顾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