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王就先给大家介绍介绍熙洲吧!”看着这些藩王眼巴巴的眼神,朱昭熙也知道这些藩王们的心思,拿下整个世界当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哪些地方是好地,哪些地方是不好的地方,这些藩王都是两眼一抹黑,当然需要朱昭熙和朱瞻壑来给大家介绍了。¢二′叭/墈_书`网~ `已.发`布?罪¨歆-璋/结′
对此朱昭熙早有腹稿,开始向大家详细的介绍南熙洲和中熙洲的情况。
“南熙洲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大陆,总面积约1784万平方公里。这片大陆最显着的地理特征是纵贯西部的一条山脉,这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全长约8900公里。
在这片高山高山区之中有一个叫做“四方国”的国家雏形,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联盟罢了。这条山脉平均山高超过4000米,形成了独特的高原气候,昼夜温差极大,降水量不是很高,有点类似于西域地区的气候。
在这种看似严酷的环境中,四方国人民也算是有点能力,他们开发出梯田农业系统,种植耐寒作物如马铃薯、藜麦和奥卡。这些梯田沿着山坡层层而下,配合精密的灌溉系统,即使在干旱季节也能保证作物生长。^咸~鱼^墈_书~罔\ _哽!歆.嶵+哙?
山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特别是贵金属储量惊人。四方国控制着世界上最大的银矿之一,以及众多金矿、铜矿。
这些矿产主要用于制作祭祀用品和贵族饰品,而非作为货币流通。值得一提的是,四方国的建筑技术十分高超,他们不使用灰浆就能将巨大的石块严丝合缝地垒砌起来,建造出能够抵御地震的宫殿和神庙。
与西部高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东部的平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雨林区,面积约700万平方公里。这里终年高温多雨,这里的状况就有点像是南洋地区。但是这里可没有太多的土着的原因,开发程度不高,毒瘴横行,需要慢慢开发。
当地土着主要依靠采集、狩猎和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为生。这里有一条水流量巨大的河流,为这片区域提供了重要的交通和食物来源。
中熙洲地区面积相对较小,约52万平方公里,但地理环境同样多样。这个狭长的地峡被火山带贯穿,形成了肥沃的火山土壤。
三盟之国的核心区域位于中熙洲高原的盆地中,山高约2240米,气候温和,四季如春。¨E+Z-暁·说`徃′ ?最?鑫·漳¢节~更+辛′哙?这里有一个大湖,湖周边地区通过浮田系统种植玉米、豆类、南瓜这"三大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极高,足以支撑数十万人口的大城市。
中熙洲南部是可能是整个熙洲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主要是雨林气候,高温多雨。土着在石灰岩地基上开发出独特的集约农业系统,包括台田、梯田和水利系统,主要种植可可、棉花等经济作物。
这个地区还盛产黑曜石,他们以这些石头作为武器,还不会冶炼铜铁,可以说整个熙洲就是一个发展非常畸形的文明。
两地都发展出了适应本地环境的独特文明:四方国建立了完善的驿道系统。可是他们竟然没有创造出文字,而是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管理庞大帝国。
三盟之国则创造了精确的历法和血腥的祭祀制度,有点类似于先秦时期的商朝人,时不时给祖先祭祀一点同类,但是如果说这些人是商朝遗民,那又有些说不通,这些人看着有点像是女真人和蒙古人。
但是如果是女真或者蒙古人迁徙到那里的,那么他们不可能没有携带马匹,不可能不知道怎么制作车轮,是的,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竟然不知道制作车轮,什么事情都是靠着肩挑手提,这简直有点荒谬,所以本王才说这里就是一个非常畸形而弱小的文明。”
朱昭熙一口气把所有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情况给大家介绍了一遍,这些藩王也对此有了一个具体的了解,顿时眼睛放光,他们可不在乎这里的土着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这些土着再怎么文明,对他们来说也是个麻烦。
有些先进的技术他们可以学过来,但是人口之类的,他们觉得大可不必,他们可是受够了南洋地区的那些蠢笨如猪,又贪又懒又馋,让他们活着简直就是在浪费空气,如果到时候觉得那些人还算可用的话,那他们也不介意让这些人当做炮灰。
至于雨林之类的问题,这些被封在南洋的藩王,已经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开发经验,那些蛇虫鼠蚁遍地的雨林,对于这些藩王来说,简直就是噩梦,既然是噩梦,那么自然要一把火给烧了。
按照他们的想法,正好用这片雨林消耗一下南洋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