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桓灵二帝,又有何本质上的区别?
十年之功,一朝尽丧!
此非战之罪,实乃人祸啊!
痛哉!
惜哉!
北宋,相府。
王安石怔怔地望着天幕上那刺眼的字迹。
他手中紧握的笔杆,竟被他无意识地用力,硬生生折断!
“啪!”
一声清脆的断裂声,在寂静的书房中显得格外刺耳。
他猛地将那断裂的笔杆掷于书案之上,发出一声闷响。
胸膛剧烈地起伏着,呼吸因为极致的愤怒而变得粗重不堪。
熙宁变法,图的是国富民强,扭转乾坤。所遭遇的重重阻力,尚可与之坚决一搏!
如今,岳武穆北伐,己经让天下人看到了中兴的曙光。
奈何君主昏聩至此!朝中奸佞当道如此!
竟然能因为卑劣不堪的私心,断送光复国运的千载良机!
此非天要亡我大宋!实乃大宋自取灭亡!
旧制不革,人心不振。纵然再出百员岳飞,亦难挽回这苍天倾颓之势!
春秋,吴国。
孙武的目光锐利如刀,他有所感,发出冷然之语。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乃为将者审时度势,为国争取大利的权变大义!
然而,天幕所示,岳飞似有过愚忠之嫌,而那君王赵构更是猜忌成性。
上下离心,相互掣肘,自乱阵脚。
此乃兵家大忌中的大忌!
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其意非为退敌以保全,实为自戕国力以苟安!
愚不可及!
当真是愚不可及到了极点!
失去几座城池,事小。
失去军心民心,动摇国之根本,方为倾覆之祸事大。
其国,危矣!
战国,楚国,汨罗江畔。
屈原立于萧瑟的江风之中,发出痛彻心扉的叹息。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想当年,楚怀王不明,亲小人而远贤臣,致使强大的楚国一步步走向衰微,最终国破家亡。
今日观此赵构所为,竟是重蹈覆辙,有过之而无不及!
忠臣良将浴血奋战于疆场,奸佞小人巧言令色于朝堂,天理何在?公道何存?
如此颠倒黑白,赏罚不明的行径,与那夏桀商纣、周幽周厉之流,又有何异?!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无尽的悲怆,与一种深切到骨髓的绝望。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
弹幕之上,早己是铺天盖地的怒骂与哀叹,几乎要将整个天幕淹没。
“卧槽!赵构你个狗日的%&*#@!!!”
“十二道金牌!历史书上最让人意难平的几页之一!每次看到都想当场撕书!”
“为了一己私利?他到底图个啥啊?!脑子是被驴踢了还是被门夹了?!”
“楼上的哥们别太激动,历史上的分析很多:一,怕岳飞功高震主,难以控制;二,怕迎回徽钦二帝,自己的皇位不稳;三,秦桧那些奸臣在旁边煽风点火,添油加醋。\我¢的,书^城′ \已\发?布.最!薪`漳\結¨”
“说白了,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怂包!权力欲熏心到了极致,偏偏又没有与之匹配的脑子和担当!”
“也有说法是当时后勤压力巨大,难以支撑。但这绝不可能是主要原因!绝对不是!”
“再大的困难,能有国仇家恨大?!能有收复失地、光复中原重要?!这是原则问题!是底线问题!”
十二道金牌!
强令班师!
这冰冷无情的字眼,如同十二道催命的符咒。
无情地宣告了一场本可以成功的、足以让整个民族复兴的大业,最终功败垂成!
弹幕再次涌现出科普的文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悲愤与不甘。
“十二道金牌,是宋代皇帝传递敕令的一种凭证,因为其外表涂金,所以得名金牌。”
“通常用于传递最为紧急、最不容违抗的命令。一道金牌,就意味着十万火急!”
天幕上的字迹,依然是那样的冰冷,没有任何人类的情感。
【岳飞接到命令,悲愤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屏幕前,无数不同时代的观众,心仿佛都跟着岳帅一同,猛地沉了下去。
一首沉到了冰冷刺骨的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