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自己从哪来。”
六、人群与夜色之间·地图落笔·下一站淮安
五天上海之行,我从塔顶走到巷口,从法租界走入农田,从热闹的地铁站走向静默的图书馆。这座城市,光鲜却不肤浅,快速却不冷酷。
她是灯红酒绿中的那盏路灯,是跨国大厦背后的那口煤气炉;
她像一部合奏曲,高潮跌宕,主旋律始终不变:活下去、走上去、别回头。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黄浦江之畔、世界回响之心、中国城市节拍最急速之地郑重落笔:
“第197章,上海已记。
她是窗口,也是镜子;
是远方人梦想的起点,也是故乡人不得不告别的中转站。”
下一站,是淮安。
我要离开高楼与航站楼,转向淮河平原深处,走进那片孕育伟人、滋养中原的北方水乡,看看一座低调的运河古城,如何在静默中孕育波澜。
我提着行囊走向火车站,轻声道:
“霓虹已远,水乡将至——淮安,我来了。”
喜欢地球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