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头,话少、手快。
我点了一碗卤牛肉米粉。热汤滚烫,辣油泛红,粉条吸满汤汁,咬下去弹牙、绵密。我吃得安静,只觉这一口下去,胃暖了,心也不飘了。
店里坐着一对刚下班的年轻人,一边吃一边说着工作的辛苦。我忽然意识到,工业城市的年轻人,也许不是“文艺”的代言人,却是“真实”的代言人。
我写下:
“米粉,是一座城市的低音,是人民日常的序曲。
株洲的风味不在形式,而在蒸汽上升时的人间呼吸”
五、地图再落笔·列车即将驶向湘潭
我在株洲停留了四天。
四天里,我看见一座工业之城如何悄然过渡;看见昔日的厂房如何在今天变得温柔;看见铁轨之上的巨兽如何安静地吐露自己的心跳。
我摊开《地球交响曲》地图,在株洲两字上稳稳落笔:
“第120章,株洲已记。
她是火车轰鸣中的低音,是不张扬的时代证人,
是铁轨写下的诗,也是沉默中的信仰”
我站在高铁站月台上,看一列crh动车缓缓进站,流线型的车身在夕阳下泛着银光。广播响起:“下一站,湘潭。”
我收好地图,对自己说:
“是时候去下一座城了——毛主席的故乡,工业与革命交错的地方,湘潭,我来了。”
喜欢地球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