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会嫌弃合法生意。
因此,长兴集团的高层,实际上是能轻松拿捏很多帮会的,不过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干涉的,生意那一块就只是正常生意,但需要的时候,也会安排人去说一下,不过也不会涉及“下命令”之类的,很多事情都只是点明一下,那些人就明白了。
“对赌?什么比例?”杨文东好奇问道。
郑志杰道:“大概5:4,我们是5.”
“那看来市场还是看好我们的。”杨文东笑了笑说道:“这种小事就不用管了,跟我们也没关系,热度太大了,总会有人搞这种生意的,压不住的。”
原先历史上华资与英资对抗的时候,其实也有类似的事情;
当整个香港都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就会有人发现“生意”.,也不得不说有些人还是很聪明的,就是误入歧途了。
郑志杰答应道:“好的。”
“还有一个月时间,跟旗、渣打、东亚银行沟通一下,达成竞拍成功后的合作协议。”杨文东又说道:“我估计,成交价格可能会有3个亿了,整个投资会比一个货柜码头或者红磡隧道还要大了。”
原先历史上,没有他的存在,这块地都拍了2.56亿港元,平均一尺接近5000港元(5万港元一平米),这也是香港房价起飞并接近全球顶级城市的一个标志性拍卖事件; 如今因为自己,香港的整体经济更好,怡和以及多家财团更不会放弃,再加上自己的参与,价格估计破三亿,也是有可能的。
这么贵的地皮,楼层自然要建高一点才划算,而超高大厦的单位面积建造成本也很高,估计也要以亿为单位,具体还要看设计图;
这么多的资金,长兴集团是能够拿的出来,但地产行业,自然要用银行的钱。
郑志杰问道:“杨生,不跟汇丰合作吗?”
杨文东摇摇头说道:“先不跟了,之前我们与汇丰合作够多的了,也需要适当给其他银行一些机会,不然以后汇丰一家独大,对我们也不好。”
因为是恒生的大股东,受限于港府的银行法,所以自己企业是没办法直接从恒生拿钱的;间接方法倒是有,但没什么必要,为了一点小钱打脸港府颜面没意义,不划算。
而随着这几年长兴集团在香港地产金融大规模投资,也就需要与银行合作;
汇丰作为香港“准央行”,自然分到了不少份额,甚至很多项目,都是港府指定的;
出于金融多元化的考虑,杨文东也不会只与汇丰合作,同时,汇丰靠着自己的产业,比原先历史上的规模更大;
特别是未来自己会对英资大财团下手,港府如果下令汇丰帮助英资,那自己今天与汇丰合作多了,反而会影响未来自己的利益。
“好,我明白了。”郑志杰点点头说道:“这么大的贷款,我想这三家肯定会很乐意给个大折扣的。”
杨文东笑道:“是啊,谁的利息低,金额高,就找谁,也不用在意不同资本了。”
他有意扶持香港的制造业,那是因为自己需求以及社会百姓的需求,但金融行业,就没这种要求了;
香港银行、英国银行、美国银行,对他来说都没什么区别,谁更合适合作就找谁,多方选择更符合自己的利益。
时间很快就到了6月1日,中环填海地皮,正式拍卖。
杨文东与郑志杰按时来到了会场,却发现不少英资华资都已经来了。
“人真多啊。”杨文东笑了笑道:“华资也来了不少,看来大家都是很重视啊。”
现场之中,除了老牌英资地产公司,还有就是李嘉成、李兆基、郑宇彤、郭家等多个华人家族。
身边的郑志杰说道:“估计是为了其他地皮,中环地王的起拍价就1.8亿,香港可没几家能够出的起这个钱,华资中估计就我们一家了。”
地产行业的确可以借用贷款,可贷款额度也是一种资源,一旦用多了,银行必然有管控措施,这自然会影响其他业务;
所以小公司是不会参与大型地产项目的,纵然知道能够赚钱,可风险太大,且会影响很多正常的项目。
杨文东点点头道:“恩,其他一些地皮我看了,也还不错,不过我们的目标还是地王,其他的就不参与了。”
一些小型地皮对于今天的长兴地产来说,意义不大了,早在1967年就收购了足够多了,如今自己都来不及开发,自然就没必要再来与中小型地产公司竞拍了。
这就类似前世的内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