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对象,比如宣传科的张主任,还有坐在领导席上的李副厂长。
目前尚未召开代表大会,也未宣布何雨顺升任副厂长的消息,因此他仍是副厂长。
此刻,听着何雨顺的发言,看着台下工人的热情反应以及杨厂长的动容讲话,他们的内心毫无波动。
对于所谓奉献或努力之类的言辞,他们完全听不进去。
即便听进去了,也绝不可能付诸行动。
此刻,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两个何雨顺的形象:一个是站在台上意气风发的他,另一个则是面对他们时狡黠如狐的他。
作为厂里对何雨顺最为了解的人,他们深知他的手段,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每个人都有把柄在他手中。
对他们而言,只要何雨顺不来找麻烦,就已经是万幸。
表彰大会接近尾声,杨厂长宣布了最后的颁奖环节。
台下众人伸长脖子,好奇厂里会给何雨顺怎样的奖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连何雨顺自己也从走神中回过神来,猜测自己的奖励会是什么。
杨厂长却不急着揭晓答案,先是颁给了他一张表扬证书,又将一朵鲜艳的大红花别在他的胸前。
这种带有浓厚时代印记的表彰方式,让何雨顺只能默默收下。
待证书与红花颁发完毕,杨厂长终于开口,示意大家稍安勿躁。
随后,几名工人抬着一只大箱子走上台来。
何雨顺看到箱子,眉头微扬,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是电视机?
这个年代,电视机虽已问世,却远未普及,能拥有一台几乎是身份的象征。
更何况,电视机票比电视机本身更难获取。
在这个需要凭票购物的时代,没有票,即便付出双倍价格也无法买到。
何雨顺屏住呼吸,若真是电视机,这份奖励无疑令人惊喜。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拥有一台电视机,不仅能让全家骄傲,甚至还能成为相亲时的加分项。
因此,他满怀期待,目光紧盯着杨厂长,等待最终的答案。
杨厂长面向众人说道:“同志们,由于何雨顺同志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经研究决定,特奖励他一台电视机。”
话音刚落,几位工人抬着箱子走上前来,杨厂长随即揭开包装,果然是电视机。
何雨顺心中一阵喜悦。
这电视机价格昂贵,凭他的条件根本买不起。
尽管十分渴望拥有一台,但无奈无力实现。
如今厂里直接将电视机作为奖励送给他,着实令人惊叹。
不仅是何雨顺感到兴奋,台下的工友们得知奖励是电视机后,也表现出惊讶与羡慕。
在北都这个地方,电视机仍属稀罕物。
就连杨厂长自家也没能配备一台。
现在,何雨顺得到了。
这似乎表明,他在某些方面已超越厂长。
不过这只是玩笑话罢了。
实际上,大家对他的羡慕溢于言表。
然而,众人也一致认为这样的奖励合乎情理。
毕竟何雨顺为厂里付出了太多,若给予普通奖励反而显得不妥。
会议结束后,工人们围着电视机议论纷纷,迟迟不愿离去。
直到杨厂长催促,大家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表彰会在临近下班时举行,结束时也接近下班时间。
杨厂长走向何雨顺身旁说:“雨顺,这么大件的东西你自己带回家不太方便,来,上我的车,我送你和电视机一起回去。”
“好嘞。”何雨顺望着地上的电视机,笑得合不拢嘴。
他心想,等何雨水下次回家看到新添的电视机,一定会惊喜万分。
她的性格,定是对电视机感兴趣的 何雨顺和杨厂长一同将电视机搬上了车。
坐上杨厂长的车回四合院。
院子已有不少人在此等候。
他们在等什么?
自然是想瞧瞧何雨顺的新电视!
不仅这些人,大院里的居民也满怀期待。
二大爷、秦淮茹、阎解放等人尤为如此。
即使见过世面的一大爷相对冷静些,却仍悄悄靠近,想一睹电视的模样。
可惜的是,四合院的重建尚需时日。
因此,何雨顺暂将电视置于棚内,未拿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