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阳没急着去店里。\秒/璋?結¨晓?说¢网? ·吾_错?内+容¨
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
他要带着两个妹妹去办转学。
区一小的红砖教学楼,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气派。
这可比村小学的土坯房,强了不止一点半点。
李阳先领着小妹李兰进了校门。
刘玉昆的战友那边提前打过招呼,事情办起来果然顺畅。
递上介绍信,负责招生的老师脸上挂着温和的笑意,态度很是和蔼。
手续办得异常顺利,几乎没遇到任何波折。
办妥之后,李阳不放心地又仔细叮嘱了李兰好几句。
看着小妹认真点头的样子,他才稍稍放下心来。
接着,他又找到了分班后的班主任,一位姓陈的中年女老师。
李阳没说什么客套话,只是十分‘诚恳’地表达了感谢,恳请老师以后能多关照一下从乡下来的妹妹。
陈老师或许是得了之前的招呼,也或许是被李阳这份真诚打动了。
她笑着拍了拍胸脯,保证会多留意李兰同学。
送完小的,该轮到大的了。
市二中的大铁门,看起来比小学的更加威严、气派。
校门口,进进出出的学生们穿着干净整洁的校服,一个个神采飞扬。
自行车的铃铛声清脆地响着,叮叮当当,交织成一片充满活力的青春旋律。
李红紧紧跟在大哥身后。
她的小手紧张地攥着自己的衣角,指节都有些发白了。
城里同学的衣服真好看啊……
他们说话的腔调,也跟村里那些伙伴们完全不一样。
李红微微低着头,能感觉到自己的脸颊在微微发烫。^k¨a·n?s¢h.u·h_e,z_i_.+c·o*m·
心里充满了对新环境的好奇,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言说的怯生生。
那是环境骤变带来的,难以避免的细微自卑感。
同样的手续流程,在二中也进行得很顺利。
李阳让李红先在办公室外面的走廊上等着。
他自己走进去,找到了即将担任李红班主任的老师,他重复了一遍刚才在小学那边的说辞和态度,诚恳且‘到位’。
走出办公室,李阳看着在门口安静等待的李红,目光温和了许多。
“大妹,以后你就在这里上学了。”
“学校里要是有什么事,就去找老师,知道吗?”
“如果老师也解决不了,或者受了委屈,就回家来跟我说。”
“大哥给你做主。”
“嗯!大哥,我记住了!”李红用力点点头,声音虽然不大,但语气很清晰。
妹妹们很快投入了崭新的学习生活。
城里的学校,课程进度明显比村里快,内容也更深一些。
李兰似乎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
仅仅过了几天,她不仅完全跟上了进度,还因为一次课堂上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得到了老师的公开表扬。
放学回家时,她那初到城里带着点怯怯的神态放下了,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相较之下,李红对课本的兴趣,似乎不如妹妹那么浓厚。
但她对这个崭新而繁华的城市,却充满了无穷无尽的好奇心。
每天放学回家的路上,她总是忍不住东张西望。
商店橱窗里挂着的那些漂亮连衣裙,让她久久移不开眼睛。
路过点心铺时,那飘散出来的甜腻香气,总让她偷偷咽口水。¢s_o?k~a·n_s_h+u¨./c¨o-m′
还有那挂着巨大彩色海报的电影院。
对她来说,那地方简首如同另一个世界的入口,充满了神秘的吸引力。
城市里的一切,都让她心生向往。
父母的生活,也逐渐步入了正轨,渐渐适应了城里的节奏。
王淑芬现在每天早上送完两个妹妹上学后,就会挎上篮子,精神抖擞地去附近的菜市场。
刚开始那几天,她还不熟悉城里的价格和门道,偶尔会因为几分钱跟小贩争得面红耳赤。
但她学得很快。
没过多久,就掌握了讨价还价的技巧,买回来的菜也总是既新鲜又实惠。
而李建国,则彻底在面馆的收银台后面坐稳了。送货来时,也负责结账。
各项工作做得一丝不苟,那份刻在骨子里的认真和负责,让李阳感到格外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