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男子正满脸不屑地看着洛风。此人正是礼部侍郎赵大人,他一直自视甚高,对洛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新人”抢了风头,心中极为不满。
“苏大人,我看这洛公子的设计虽然新奇,但终究有些不伦不类。这传统的礼品样式流传多年,岂是说改就能改的?若是因为这些新奇的设计而失了礼部的庄重,那可如何是好?”赵大人阴阳怪气地说道。
苏大人皱了皱眉头,正要开口反驳,洛风却抢先说道:“赵大人此言差矣。时代在变迁,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传统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规,而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我所设计的礼品,看似新奇,实则每一处都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尊重。就拿这茶具来说,山水与诗词,皆是我朝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将它们融入到茶具的设计中,正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文化。至于庄重,我相信,当这些精美的礼品呈现在众人面前时,其本身所散发的魅力,足以彰显礼部的庄重与威严。”
洛风的一番话,有理有据,说得赵大人哑口无言,他脸色涨得通红,却又找不到反驳的理由。苏大人赞许地看了洛风一眼,说道:“洛公子说得对,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此次礼品设计,就依洛公子的方案进行,赵大人,你就协助洛公子,确保礼品的制作顺利完成。”
赵大人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敢违抗苏大人的命令,只好勉强应道:“是,大人。”
接下来的日子里,洛风全身心地投入到礼品的制作中。他与工匠们日夜忙碌,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制作工艺,力求每一件礼品都达到完美的状态。秦慕伊也在一旁全力支持他,帮他处理一些琐碎的事务,让他能够专心设计。
在制作茶具的过程中,洛风发现,传统的烧制方法虽然能够保证质量,但效率确实不高。于是,他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成功地改进了烧制工艺。新的工艺不仅提高了烧制的效率,还使得茶具的质地更加细腻,色泽更加鲜艳。工匠们看着烧制出来的成品,纷纷对洛风竖起了大拇指。
“洛公子,您可真是厉害!这新的烧制工艺,让我们大开眼界啊!”一位老工匠赞叹道。
洛风谦虚地笑了笑:“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各位师傅的精湛技艺,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变成现实。”
而在制作屏风时,洛风则遇到了一个难题。琉璃的绘制需要极高的技巧和耐心,而且由于图案复杂,很容易出现失误。有一次,一位工匠在绘制琉璃时,不小心出现了一处瑕疵,导致整块琉璃报废。工匠们都十分沮丧,担心会耽误制作进度。
洛风并没有责怪工匠,他安慰大家道:“没关系,这只是一个小挫折。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于是,洛风与工匠们一起研究,他们仔细分析了失误的原因,发现是颜料的调配和绘制的手法不够精准。经过多次试验,他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更加合适的颜料调配方法,并改进了绘制手法。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屏风的制作得以顺利进行。
终于,在众人的不懈努力下,所有的礼品都制作完成。当苏大人看到这些精美的礼品时,不禁大为赞叹:“洛公子,你果然没有让老夫失望。这些礼品,堪称完美!”
洛风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多谢苏大人夸奖,这都是大家的功劳。”
在礼部庆典上,这些精心设计的礼品一经展示,便立刻引起了轰动。各国的使者和嘉宾们纷纷对这些礼品赞不绝口,他们被礼品的精美和独特所吸引,对我朝的文化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这茶具,不仅实用,更是一件艺术品,体现了贵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一位外国使者赞叹道。
“是啊,这屏风更是让我大开眼界,仿佛穿越时空,领略了贵国悠久的历史。”另一位嘉宾也说道。
苏大人看着众人对礼品的喜爱,心中十分自豪,他对洛风说道:“洛公子,此次庆典如此成功,你功不可没。老夫决定,向皇上举荐你,让你为朝廷效力。”
洛风连忙行礼:“多谢苏大人举荐,不过,在下对仕途并无太大兴趣。在下只希望能够用自己的才华,为传播我朝文化贡献一份力量。”
苏大人微微一愣,随后笑道:“也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过,若是你日后改变主意,随时都可以来找老夫。”
洛风感激地说道:“多谢苏大人理解。”
庆典结束后,洛风和秦慕伊回到了家中。两人坐在庭院中,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
“洛风,你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