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魂穿民国1903 > 第73章晚宴

第73章晚宴

张大毛从屋里出来,安芳姑娘闻声起身,整理好衣衫,也从厢房走出房门。走进厨房,便闻到小米粥的清香和油条的酥脆气息。老爹老娘笑容满面地站在餐桌旁,桌上摆满了丰盛的早餐,有热气腾腾的小米粥、金黄诱人的油条、爽口的咸菜,还有各式各样的包子、小饼和馒头。

老爹热情地招呼着:“快来,都趁热吃。”老娘则把安芳姑娘拉到身边,关切地说:“姑娘,多吃点,看看合不合口味。”安芳姑娘脸颊微红,甜甜地笑着回应:“谢谢伯父伯母,看着就好吃。”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温馨的氛围弥漫开来。弟弟妹妹一边吃着油条,一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昨晚做的美梦。

张大毛不时给安芳姑娘夹菜,眼神里满是温柔。安芳姑娘细嚼慢咽,每一口都吃得格外满足,两个丫鬟就默默的吃饭也不搭话。

老爹老娘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脸上的皱纹都笑成了花,心里也盼望着儿子能早日把这贴心的姑娘娶进门。

吃过早饭,张大毛带着安芳姑娘、弟弟妹妹,身旁还跟着两个丫鬟,还有两只高大的梅花鹿。

一行人正沿着张村的石板路前行。这条新铺的石板路,打磨得光滑温润,每一步都能感受到西平八稳,非常平整又漂亮。

不远处便是靠近海边的私人码头的栈桥,这里都是张大毛弄回来的巨石磊成,宽3—40米一首延伸到海里好几百米。

湛蓝的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几艘小船在水面上轻轻摇曳,仿佛是大海摇篮里的孩子。

走进村子,青砖黑瓦的院落整齐排列着,像是一个个忠诚的卫士守护着这片土地。这些院落有着独特的韵味,都是张大毛按照后世农村规划图搞的,每一片瓦、每一块砖都似乎在诉说着这个张村的与众不同。

村子周围环绕着三米高的围墙,它高大而坚固,历经风雨的洗礼,依然屹立不倒。围墙像是一道屏障,将村子与外界分隔开来,守护着村子里的宁静与祥和。

张大毛和安芳漫步在村子里,感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弟弟妹妹走路嫌弃太累了,就爬到两只梅花鹿身上,为了舒适和特意做了马鞍子,一边走一边还要贿赂两头梅花鹿,一会喂点玉米粒,一会又给个水果,也不知道弟弟妹妹的斜挎包里都装了些什么。

安芳和丫鬟们也被这古朴的景色所吸引,脸上露出了惊叹的神情。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

张大毛领着安芳,脚步轻快地朝着码头最北边的晒盐场走去。远远望去,晒盐场像一片白色的海洋,在阳光下闪耀着细碎的光芒。

众人走近,开阔的场地尽收眼底。地上的盐粒洁白如雪,反射着强烈的光线,刺得人眼睛微微发疼。西周是整齐排列的盐堆,如同小山一般连绵起伏。张氏族人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他们手中的工具有节奏地起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张大毛脸上洋溢着自豪,指着那些忙碌的族人,向安芳介绍着晒盐的流程。安芳饶有兴致地听着,目光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她看到一位年长的族人正熟练地将盐收集起来,动作娴熟而利落。阳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

突然,一阵微风吹过,扬起了些许盐粒,如同白色的雪花在空中飞舞。安芳兴奋地伸出手,试图抓住那些调皮的盐粒。张大毛看着她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两只小鹿正低着头啃盐巴。

两个丫鬟惊讶的合不上嘴,在大清朝晒盐场,那可都是官府的,私人是不能私自贩卖,更不能有私人的晒盐场了。

远处,一艘艘船只在海面上航行,与这热闹的晒盐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安芳感慨地说:“这里真美,也很有生机。”张大毛点点头,说:“这是我们族人的心血,其实我们整个张村,都是我们来上海这里,刚买下来的地方。

其实这里是英租界的边缘,我们花钱买下来只是打个擦边球。英国佬不管这里,大清衙门也不管这里。

因为我现在就职英租界巡捕局的副局长。当然了就是闲职,什么也不管,也没有工资。

就是花钱买了一个保险,要不然你看我们这个张村能发展这么好吗?

就凭官府老爷的吃、喝、卡、拿、要几天就可以能把我们张村划拉干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