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天下终将属于秦国。
他的法超越这个时代能接受的底线,是使国家安定的良法,是面向未来的法,是嬴政构建帝国蓝图的基石。
因此,只有在秦国,他才能发挥最大潜力。
“师兄……我……”
李斯满心羞愧,不知如何启齿。
嬴政静静地注视着两人,没有插话。
既然嬴政已表明由韩非处置此事,他便不再插手。
但这样的机会并非无穷无尽。
“师弟,我明白你想说什么,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将来我们同朝为官,何必如此?”
李斯的眼眶顿时湿润了。
他本是吕不韦门下的食客,追随嬴政一步步走到今日,其中的艰难唯有他自己知晓。
可韩非呢?
他尚未入秦,嬴政便已为他准备了相国之位!
同为荀子 ** ,同属法家,为何待遇相差如此悬殊?
但他从未想过,韩非是嬴政和嬴天帝的贵宾,嬴政甚至不惜远赴大汉求贤。
李斯的权势皆源于嬴政,他又怎敢对韩非下手?
一旦动手,此事必被揭穿,他将无处容身!
荀子也不会轻饶他!
这段时日,李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韩非一日未释前嫌,他便一日不得安宁。
当韩非道出这番话时,他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并非愿意如此,只是渴望凭借才学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