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几条一两斤重的草鱼和鲤鱼,他打算将这些储备为食堂招待之用。
至于贾建设系统内的各类物资,除了主粮之外,他计划在接下来的三年特殊时期留作自用。
整理好装鱼的水桶,将其稳妥地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
这个水桶是贾建设花五毛钱从卖鱼人那里买来的。
若没有它,这么多鱼既不易携带,也会显得过于显眼。
看着自行车后座上的水桶,贾建设决定不再继续闲逛。
离开鸽子市后,他找了个无人之处,将一条约两斤重的鲤鱼留在水桶中,打算稍后当作礼物送给何雨柱,其余的鱼和腊肉则收入了系统空间。
整理完东西,贾建设并未久留,直接骑车前往合院。
接近六点时,他推车进入四合院。
“建设,来寻傻柱啊。
哎呀,你这水桶里装的是鱼吧?”刚进门,阎埠贵便注意到贾建设车后的水桶,仅凭水声便确定桶里装的是鱼,毕竟他每周末都会去城外钓鱼,对此类声响再熟悉不过。
“三大爷,您耳朵真灵,不用看就知道是鱼。”
贾建设对阎埠贵的行为有些无奈,显然对方又想打这条鱼的主意。
阎埠贵则笑着炫耀自己的听力,不仅能辨认出有鱼,还大致判断出这条鱼至少两斤重。
想到这里,他立即盘算着如何占些便宜,即便得不到整条鱼,只要能吃上何雨柱家的馄饨也值。
“三大爷,您这过日子可真是精明,让人不得不服。”贾建设笑着含蓄暗示。
阎埠贵听后颇为自得,没察觉话语中的深意,只以为是贾建设真心佩服。
加之自己占便宜的急切心理作祟,立刻上前拉住贾建设,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钓鱼故事。
阎埠贵这么做并非单纯炫耀,而是另有目的。
物资日益匮乏,连食堂主任贾建设也可能对钓鱼产生兴趣。
只要找到切入点,他便能堂而皇之地赚些外快。
教贾建设钓鱼无需成本,只需传授技巧即可。
阎埠贵的技艺堪称一流,但他从不浪费,总将捕获的大鱼拿去换取金钱或物品。
阎埠贵认为,若与贾建设结为师徒,不仅能安全出售“渔获”,还能借助关系占便宜。
这是他眉飞色舞、滔滔不绝讲述钓鱼经历的原因。
贾建设疑惑为何每次踏入四合院都会撞见阎埠贵,但眼下正考虑搬来四合院居住,不愿与之翻脸。
阎埠贵提议周末同行,强调钓鱼的乐趣与实用性。
他声称,若贾建设学会他的技巧,一次收获数十斤鱼并非难事。
然而,贾建设并不认同,昨日独自已捕获十余斤鱼。
既然无法直接拒绝,便决定带阎埠贵实地体验一番,相信对方目睹真才实学后,定会放弃邀请。
三大爷提议:“钓鱼我略懂一二,要不咱们找个时间一起去试试?”
“到时候咱们互相切磋,如果你确实比我强太多,那我就拜你为师。”
“三大爷觉得如何?”
阎埠贵听后暗自冷笑,心中对贾建设的不知天高地厚感到不屑:竟敢与自己这位钓鱼高手较劲,真是异想天开。
原本他还打算多费些口舌才能收徒,却没想到轻易得偿所愿。
“建设,既如此,周日如何?”
贾建设稍作思索,摇头说道:“周日不行,我要去给大领导做饭。”
“那周六下班后去吧,周日我有安排。”
“行,一言为定,周六下班见。”
贾建设说完便转身离开,未等阎埠贵回应,便匆匆推车走向中院。
阎埠贵正沉浸在即将收徒的喜悦中,却被贾建设的告别打断。
想起对方车后座的鱼,他本想开口,但转念一想,既然贾建设将成为徒弟,何必为这点小事失面子。
日后机会有的是,不愁没便宜可占。
何雨柱今晚准备了一桌丰盛菜肴,不仅用上了贾建设送来的鱼做成一鱼两吃,还搭配了砂锅鸡、溜肉段、韭菜炒鸡蛋等菜品。
这些食材的花费让何雨柱有些心疼,作为食堂班长每月工资仅37.5元,这一顿饭加上两瓶西凤酒,至少花费7元。
他这样做是为了感谢贾建设近期对何雨水的关照。
毕竟朋友之间总得相互扶持,而非一味索取。
“建设,别拘束,尝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