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铁的反应。
“是冰棱!快退——”中郎将的吼叫被冰棱炸裂声淹没。千钧冰棱触地瞬间爆成万千冰晶,如暴雨般砸向魏军。阿莱娜松开狼皮绳,借着冰雾掩护跃下崖壁,狼头刀在空中划出半圆,将三根射来的弩箭削成齑粉。她落地时膝盖微屈,狼皮靴底的冰稻虫蜕与冰面摩擦,竟发出类似雪狼低嚎的声响。
魏军士兵们慌乱后退,却见冰棱碎块在道中铺成光滑的冰面。拉楼车的骡马踩上去便打滑,驭手挥舞皮鞭也无法控制,楼车竟顺着冰面向深谷滑去。中郎将抓住车辕,看见谷底的狼族少女们抛出麦麸网——网中混着冰稻虫蛹,在阳光下泛着幽蓝光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那是……”他的瞳孔骤缩,认出了网中虫豸正是令陇西魏军闻风丧胆的冰稻虫。三年前,郭淮的先锋军曾被这种虫豸啃断弓弦,最终惨败于沓中。
冰棱崖顶,姜维将最后一枚“狼眸”——狼族特制的反光镜——固定在冰棱上。镜面折射的阳光扫过魏军阵列,竟在冰面上投出无数狼首阴影。曹霖握着改良后的连弩,弩箭尾部绑着冰稻虫蛹,手指因紧张而发白:“将军,真要射吗?”
“射。”姜维的声音冷静如冰,“要让邓艾知道,阴平道不是他想来就来的地方。”
连弩齐响,箭尾的虫蛹破空而出,在魏军头顶炸裂。冰晶色的虫群如密云压境,尾部芒刺同时释放毒素,空气中顿时弥漫开混着麦香的甜腻气息。士兵们尚未反应,便觉头晕目眩,手中的兵器纷纷落地,砸在冰面上发出清脆的回响。
邓艾在后方大营望见此景,手中的青铜酒樽“当啷”落地。酒液泼在地图上,将“阴平道”三字浸得模糊:“果然是姜维的手笔,连冰棱都能化作兵器……”他望着漫天虫群,忽然想起郭淮临终前的忠告:“与姜维战,需防其借天时地利,更需防其心细如发。”
楼车坠入深谷的巨响传来,惊起一群雪雁。阿莱娜站在谷口,望着谷底燃烧的楼车,狼头刀上的冰稻虫液正顺着刀刃滴落,在雪地上画出蜿蜒的“灭”字。
她摸出猎麦哨,吹出三长两短的旋律,远处麦田里的诺敏收到信号,带着西羌少女们抛出最后一张麦麸网,将企图突围的魏军残兵彻底困在中央。
此时的阴平道上,冰晶与血珠共同凝结,在夕阳下形成诡异的琥珀色薄层。姜维站在冰棱崖顶,望着魏军溃败的方向,下意识抚过胸前的熊爪图腾——那是阿莱娜用雪狼头骨磨制,狼眼位置的冰稻种已萌出嫩芽,在寒风中轻轻颤动。
第二折 雪水煮粟困敌心
子夜的寒泉谷静得可怕,唯有溪水撞击石坝的声音格外清晰。姜维借着月光观察魏军的“品”字形石坝:主坝高两丈,用祁连山青石砌成,缝隙间的苔藓结着薄冰,坝顶的“止汉”二字被磨得发亮,显是常年有人擦拭。曹霖蹲在下游,双手冻得通红,正用狼骨刀敲打水面:“将军,您看这鱼群,竟全挤在主坝左侧。-兰!兰~蚊^学. ~冕~废¨悦^毒,”
姜维凑近,见数十条食虫鱼在坝底打转,鱼尾拍打出的水花里竟混着细小的麦麸。他忽然想起沓中屯田时,阿莱娜曾说:“食虫鱼聚于一处,必是上游有虫豸或粮草。”独臂按在石坝上,感受着水流的震动,忽然发现左侧坝体的冰缝较宽,缝中渗出的水迹呈淡黄色——那是麦秆灰的颜色。
“曹霖,你听水流声。”姜维低声道,“主坝左侧的水声更闷,说明后面有暗泉。”他拔出武侯剑,剑身映出自己眼角的细纹——比三年前又多了两道。剑尖刺入冰缝的瞬间,石坝内部竟传来机关转动的“咔嗒”声,与诸葛亮留下的连弩机括声如出一辙。
“将军,小心!”曹霖惊呼。
一道冰箭从坝顶激射而下,擦着姜维耳畔飞过,钉入身后的树干,箭尾绑着的纸条上写着“死”字。姜维抬头,见坝顶站着三名魏军斥候,手中的弩箭涂着狼毒草汁。他挥剑劈断又一支弩箭,剑锋扫过石坝,竟将“止汉”二字削去半边,露出底下的“亮”字残刻——原来这石坝竟是当年诸葛亮所建,被魏军凿去字迹,改作断粮之用。
“丞相,伯约今日便要破您的局。”姜维喃喃道,按照《阴平防御图》的指示,将武侯剑向左旋转三圈。石坝轰然裂开半丈宽的缺口,刺骨的雪水奔涌而出,水中果然混着大量麦秆灰,将溪水染成青稞粥般的淡黄色。曹霖伸手接了一捧,水刚过指尖便觉微麻——那是麦秆灰中的碱性物质与狼毒草残留发生的反应。
魏军厨房,一名老兵正用铜盔淘米。他捏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