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震惊与贪婪。
“可惜!”
赵东升突然合上盒子,投影瞬间消失,会议厅重新亮起,仿佛一切只是场幻觉。
他起身整理西装,动作优雅而从容,对目瞪口呆的各国代表微微颔首。
“祝iss延寿计划顺利。”
返程的专机上,王磊还在愤愤不平,他坐在座位上,双手抱胸,满脸的不甘心。
“他们明明对咱们的设计很感兴趣!那个阿美利卡代表眼睛都看直了!”
赵东升望着舷窗外的云海,思绪却早已飞到了遥远的太空。
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将他从沉思中拉回现实。
是李昊的来电。他按下接听键,电话那头传来李昊的声音,透过卫星信号依然清晰有力。
“听说他们搬出了沃尔夫条款?”
“不止,”赵东升苦笑道,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与疲惫,“理查德暗示如果我们坚持自主建设,未来可能面临‘技术隔离’,说我们会被排除在国际航天合作体系之外。”
电话那头传来轻笑,那笑声里满是自信与笃定。
“但愿他们,看到咱们的空间站开始接收氦-3样本时,还能这么硬气。”
通话结束后,赵东升调出最新的发射计划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计划让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未来三年,将有一百枚以上“天舟”火箭执行空间站组建任务。
这个频率是nasa目前发射能力的数十倍。
这意味着大夏航天将开启一场前所未有的太空建设冲刺,每一步都踏在国际航天竞争的前沿阵地。
与此同时,大西洋彼岸的nasa总部,一场紧急会议正在紧张进行。
墙上的大屏幕显示着大夏航天局过去三个月的发射记录:18次发射,18次成功,成功率 100%。
这一串数字宛如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nasa众人的心头。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人人脸上都挂着焦虑与困惑。
propulsion lab主任揪着所剩无几的头发,头发被他扯得乱蓬蓬的,宛如鸟巢。
他的眼神里满是迷茫与不甘:“他们到底怎么突破发动机寿命瓶颈的?我们的梅林引擎还在为重复使用五次的目标发愁!”
他的话语里带着几分哭诉,仿佛是在向众人求解这个困扰nasa多年的难题。
角落里,华裔高级研究员张明欲言又止,他的眼神闪烁不定,内心挣扎不已。
他的手机里静静躺着一封来自杭城大学的招聘邮件,待遇是他现在薪水的五倍,还附带一套星港城的专家公寓,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极具诱惑力的条件。
他悄悄删除了这封邮件,可手指却在会议记录本上无意识地画起了太空电梯的草图,那些线条流畅而精准,宛如在他心中早已勾勒了无数次。
会议室里,其他研究员们也各怀心事,他们看着大夏航天的发射记录,心中满是不甘。
曾经,他们是国际航天领域的领头羊,如今却眼睁睁看着大夏航天迎头赶上,甚至有超越之势。
他们知道,这场太空竞赛才刚刚开始,而nasa已经站在了十字路口,前方是未知的挑战与机遇,身后则是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决定nasa乃至整个阿美利卡航天未来的命运。
而在遥远的东方,大夏航天的科研人员们正忙碌而有序地为下一次发射做着准备。
他们知道,自己肩负着国家的期望与民族的荣耀,每一步都必须走得坚实而稳健。
他们没有时间去抱怨国际航天合作中的不平等,也没有精力去理会那些来自外部的威胁与挑衅,他们只专注于眼前的任务,用智慧与汗水在浩瀚太空书写属于大夏的航天传奇。
太空,这片无垠的宇宙荒漠,正成为各国航天力量角逐的新战场。
在这里,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则,只有不断突破的极限。
而大夏航天,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勇敢地踏入这片战场,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们都将一往无前。
因为他们身后站着的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一个怀揣着太空梦想、渴望探索未知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