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希的几个小兄弟正在长个儿。′m¨z!j+g?y¢n′y,.?c*o′m`
以前在家怕是要吃成小胖墩,这会儿却是饿得压根没东西吃。
他们自己虽然垒了灶,但不能自由出军营买东西;让军中其他人代买,一文钱的东西恨不得收一两银。
米诏是老官场中人了,哪里会不明白这些人敲骨吸髓的习惯,只做家中没钱。
不然这一次给了,下一次人家要更多,还会觉得他们好欺负,更加变本加厉。
幸好本地野菜多,他们跟着这里的老牧监认了一些,自己牧马的时候看到,挖了一些移栽到房前屋后。
他们不会种菜,仗着本地优越的自然条件,野菜天生天长的,倒还能有几分收成。
可是野菜哪里吃得饱?
他们能在军中过得还算有个人样,多亏了周毅过来探望的时候带些衣物粮食。
现在赵淩在,那就不用顾忌了,天天鸡鸭鱼肉不断。
军中其他人不敢惹赵淩,赵淩表现出一副混不吝的样子。
反正赵淩顶多待上一年就走,几个犯官而已,睁一只闭一只眼也就过了。-齐.盛.暁*说+蛧_ ,追/罪_鑫/璋/劫~
炖鸡汤只用看着,常禾坐在厨房里看书呢,突然见赵淩冲进来,放下书,好奇地看过去:“四郎,你干嘛呢?”
赵淩露出一个反派的笑容:“毁、尸、灭、迹!”
常禾看看灶肚,用火钳扒拉了一下,都没扒拉出一块骨头或者毛:“毁了啥?蚊子?”
本地的蚊子又大又多,实在是让常禾开了眼。
院子里的玉米种得晚了半个多月,还没完全成熟,外面大田里试种的玉米已经成熟了。
顾朻他们不知道浪去了哪里,还没回来,赵淩就只能和周知府一起主持玉米的收割工作。
由于是试种,试验田按照地形、日照条件、湿度和贫瘠程度分成了不同的地块。
采收玉米倒是不花多长时间,毕竟试种的量不大;就是来回跑这些试验田,在路上花费了更多时间。
最后统计结果还没出来,周知府已经兴奋到胡子都在往上翘了。
这亩产量也太高了!
比起水稻,玉米几乎不需要管理,对水肥的需求也低,产量竟然高出这么多。-叁.叶-屋_ `追.罪_芯¢章^結¢
哪怕是最贫瘠的土地,亩产……好叭,太贫瘠的完全不管理的土地虽然也结了玉米棒子,但是颗粒稀疏干瘪,产量不太行,只能作为牛羊饲料。
普通坡地的亩产量竟然都能有五百斤往上,最多的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五十斤!
就算要扣掉玉米芯的重量,也不老少了。
种玉米可比种水稻省力多了。
而且按照玉米的生长习性,完全可以利用种不了水稻的地方来种玉米。
玉米不需要成片种植,完全可以这里种几棵,那里种几棵,把一些边边角角利用上。
刚收起来的玉米,马上又被种植下去。
梁州几乎无冬,理论上全年都适合玉米生长。
水稻在梁州能够一年两熟,玉米应该也可以。
赵淩自己院子里的玉米是分月播种的,看看怎么能够尽量多种一些。
赵淩开始写起玉米小论文,几乎天天都钻在玉米地里,偶尔被工部的大师傅们逮去水泥作坊指导,作业是一个字都不碰。
顾朻带着人马回来,问起作业的事后,赵淩一脸懵:“咦?”
顾朻在野外一个多月,整个人的气质都精悍了许多,一看他这表情就知道:“没做完?算了,做了多少我这会儿给你看看,看完我就去休息了。”
天天钻林子,他感觉自己跟个野人一样。
野着的时候其实不觉得,等到回来才觉得浑身难受。
回来洗了三桶水才干净,这会儿他正在晾干头发。
赵淩看着顾朻,有些大逆不道地想:怎么不干脆摔死算了?
家里的平地走着都能摔,外面的山林里,顾朻竟然能平平安安好胳膊好腿地回来,还要检查他作业?
侍卫们一定很辛苦吧?
顾朻见他纹丝不动,怀疑:“你该不会……一点都没写吧?”
“嗯。”赵淩坦白,然后理直气壮,“没人盯着,我想不起来要写作业!谁叫你们都不在!你们都出去玩了,把我一个人丢下!小时候你们也是自己玩,不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