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多少,在那里收就行了。
朕会给你时间,好好完善一下这个计划,想要谁协助,你自己安排。
至于时间。
就你去河南赈灾的这段时间吧,等赈灾完成之后,你就是户部尚书了。
到时候,你首接在朝堂上,提出来就好了,名声是你,朕不跟你抢。
正好王叔也在这里,他可以给你证明。”
“啊?我吗?对对,我能证明,我抄给陛下的,明明是三字经.....”
朱瞻墡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
“是吗?朕倒是还没看出来,王叔的书法有进步啊。”
昧着良心的夸了朱瞻墡一句,张善将目光,再次放在于谦身上。
“于谦,你应该明白朕的意思”
“臣知道,陛下是需要一个背锅的。”
“咳咳,别说得这么首白,这可是名垂青史的好事,怎么你们两个,还不情不愿呢?”
“臣,只是不敢贪功.....”
张善抬手阻止了于谦的话。
“这不是贪功,你以为测马力的商君,一个人就能完成大秦的改革吗?
一场变革,牵涉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有其弥足珍贵的价值,
朕做好自己的事。
而你,做好你分内的事就好了,
至于百姓记住谁,又埋怨谁。
这都不重要。”
“陛下”
于谦还想接着说。
“闭嘴,干不干?不干就死,改革哪有不死人的,你当第一个也行,方法任你挑选,商君同款也不是不行。”
“.......那倒不必”
朱瞻墡赶紧低下了头,他可见识过,这位爷是怎么办事的。
“臣,遵旨”
于谦接下了活儿,心里暗暗说道。
我不是怕死,是为了天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留得有用之身。
“嗯,下去干活吧,等你忙完回来,就可以启动了,税务军早己经就位。”
张善挥了挥手,让两人从自己眼前消失,丝毫没有留两人吃午饭的打算。
.............
时间如流水般消逝。
居庸关
英国公站在城头,看着远处逐渐撤离的也先军队,眉头一松。
“也先退了,这次边境危机,算是结束了。”
“是啊,恭喜国公,全靠国公,我们才守住了这里。”
“不,不是老夫的功劳,是陛下深谋远虑。”
英国公转动,盯着说话的参将,眼里寒光隐隐。
“是陛下英明神武,保障了我等的粮草,这场战斗,才会如此的轻松,我等不敢居功。”
“是,是陛下的功劳”
刚才说话的参将,看着英国公满是冷意的眼神,赶忙补救道,更是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
拍马屁拍到腿上了。
“等这群狼崽子撤完了,留下戍边的人,其他军队,准备班师回朝。”
“是,国公。”
.........
紫禁城里
张善将手里的布匹,扔在桌面上,手指有一下,没一下的在桌面上敲击着。
布匹上记录的是,英国公和参将的对话,还有一些两人的日常,以及其他将领的日常报告。
“有意思,土木堡之变,果然没这么简单,文官里面有他们的人,勋贵里面也不干净。”
“不过,你们是谁呢?宗室,官员,乡绅,还是商贾?”
思索了片刻,从结果反推,最后获益最大的,只有文官集团,获得了兵权,财权,全面压制了皇权。
于谦保家卫国的行为肯定没错,朱祁镇复辟清算,也真不是人。
但文官集团从此把持军政大权,那也是不争的事实。
这导致朱家后面的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窝囊。
除了一个修仙的,能把文官集团,整得欲仙欲死之外,其他的皇帝,不是躲在宫里当鸵鸟,就是玩水玩死了。
“但这事吧,根应该还是在朱元璋和朱棣那儿,
不压制皇权,谁知道姓朱的,会不会再次发疯,高举屠刀大开杀戒。”
想到这,张善摸了摸鼻子,上一个身份,自己好像,杀得比朱重八都狠。
哦,这样想就没事了。
干就完了。
“袁彬”
等候在一旁的锦衣卫指挥使,立马出现。
“大军回来之后,开始着手调查,那几个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