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檐翘角在夕阳里闪着光,白墙黛瓦的徽州派建筑让路过的波斯商人直揉眼睛。
解缙正埋首在案牍堆里,二十多岁的脸刻着四十岁的皱纹,几缕银丝从乌纱帽里钻了出来,在烛光下晃得人眼晕。
自打去年领旨来此,这地界就跟开了窍似的。
春种桑麻秋开市,如今税银流水般淌入户科库房,连小吏走路都带风,怀里揣着的账本比姑娘的绣帕还厚实。
“大人!圣旨到!”
小吏喊得嗓子都劈了。
解缙匆匆搁下笔,带着满衙门官吏跪在了青砖上。
骑士展开圣旨,大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解缙在北疆干得不错,皇太孙和吏部商量后,升你做交趾布政使,以后交趾的人事任免你说了算,皇太孙打算洪武二十六年在交趾设立各级衙门,具体怎么办,你考察完写成报告送回应天府,钦此。”
顿时,交趾布政司大小官吏全都怔住了!
布政使啊!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才二十出头的解缙,竟成了能决断一省人事的封疆大吏?
就连解缙自己都没有想到。
直到旁边老吏偷偷拽他衣角,他这才惊觉自己忘了谢恩。
他连忙接过圣旨,开口道。
“臣,谢陛下隆恩,谢皇太孙殿下恩。”
众官齐刷刷地看向解缙。
这些混官场的人精,心里都门儿清,这道旨意里,藏着不少门道。
第一,皇太孙能和吏部一起决定升官,权柄越来越大,接班当皇帝基本没跑了。
第二,解缙是皇太孙的心腹,以后在朝堂之中,肯定会步步高升。
第三,解缙掌管了交趾人事任免,那就等同于是交趾的土皇帝,这权力多大,谁都清楚。
不过,解缙有本事是真,但更关键的,还是皇太孙的眼光好!
这未来的皇帝跟朱元璋比起来,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解大人,恭喜恭喜啊!”
传旨的骑士道完喜,又接着说道。
“皇太孙要在南疆打场胜仗,你们布政司得全力支持都指挥使司,粮草、兵器,还有钱都得备足了,这是皇太孙单独嘱咐你的。”
解缙心里一震,连忙应道。
“是!臣遵命!”
骑士点头道。
“下官还得去都指挥使司传旨,便不多留了。”
“恭送使者!”
解缙看着骑士离开,激动得浑身发抖。
他眼神坚定的望向应天府的方向,念叨道。
“太孙殿下,我解缙没有辜负您的期望,以后更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