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小宝顺着朱允炆的话,接过话头。^纨~夲*榊+戦, *追+醉/芯-章¨截\
“二弟所言极是,为兄确实见识尚浅,决意在东宫闭门潜心自学,年长却未能给诸位幺幼树立良好榜样,孙儿心中深感愧疚。”
“待学业有所精进之时,再恳请皇爷爷恩准我重入国子监深造。”
朱元璋看向朱小宝,见这小子眼中眸光流转,瞬间便洞悉了他的心思。
这臭小子,不想进学直说,还故意做出一副谦卑恭顺的模样!
齐泰见此情形,笑着随声附和:
“皇长孙殿下此番话倒也在理,微臣深表赞同。”
朱允炆亦赶忙向朱元璋进言。
“皇爷爷,大哥能知错改错,此乃大智,还请您恩准他的请求。”
朱元璋心中暗自发笑,这两人被这小子耍得团团转,却浑然未觉。
“哦?你当真是这样想的?”
老爷子狠狠瞪向朱小宝。
被识破心中所想,朱小宝只得硬着头皮应道:
“回皇爷爷的话,正是如此。”
“那咱成全你便是。”
话音未落,方孝孺、刘三吾等诸位夫子听闻消息后,匆忙赶来。
“陛下!”
苏伯衡率先开口进谏。
“皇长孙殿下天资聪慧,正值提升学问的黄金时机,我等身为师长,岂能因皇长孙学问尚有不足便放弃教导?此乃为人师者的失职!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苏伯衡出身不凡,乃苏轼的九世孙,在明初亦是颇有名望的大儒。*咸¢鱼_看^书¨ !哽·薪`醉_哙+
几位夫子真心为朱小宝着想,当真以为他是因学问不精才欲回东宫自学的。
朱小宝心中暗自叹息,只觉有些辜负了夫子们的一片苦心。
老朱看看几位心急如焚的夫子,又瞧瞧朱小宝,目光愈发锐利,仿佛在说。
“瞧你干的好事!”
方孝孺与刘三吾大致猜到朱小宝是想借机想脱离国子监,便暗中拉扯苏伯衡,不料苏伯衡却全然不顾,义正词严地说道:
“陛下!臣恳请亲自教导皇长孙殿下学问,若教不出成效,微臣甘愿卸去官职,以谢罪责!”
朱小宝望着苏伯衡这般刚正不阿的气概,不禁喉头微动,眼神中满是感动之色。
气氛一时陷入僵持,朱小宝正不知该如何作答,不远处郢王等几个小家伙结伴兴奋地走来。
刚到学堂门口,几个小家伙瞬间被眼前的氛围震慑住,缩着脖子呆呆地定在原地,一动也不敢动。
“父…父皇,夫子……”
“哼!都什么时辰了?还有脸来?昨晚做什么去了?”
稍大些的沈王磕磕巴巴地答道。
“背……背书。”
齐泰捋着胡须长笑一声,转而抱拳向朱元璋请罪。
“臣无能,请陛下恕罪。_求¨书+帮^ ?追-嶵*薪~章?洁\”
朱元璋气得胡须直颤,怒目瞪着朱栋三人喝道:
“好大的胆子!是谁教你说谎的?”
朱模脸色惨白,答道:
“父皇,儿,儿臣并未撒谎。”
“背的是何书?背了多少?”
齐泰正色问道。
郢王朱栋怯生生地说。
“就是昨日夫子教的《大学》,都背完了。”
朱允炆摆出年长者的架势,说道:
“二十四皇叔,话可不能乱说!”
朱栋童言无忌,疑惑地看着朱允炆,“你不会连这都没背完吧?”
朱允炆被噎得满脸怒色,强压着火气问道。
“你当真背完了?”
齐泰冷哼一声。
“既这般,你且背来听听。”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朱栋摇头晃脑,奶声奶气地背了起来。
朱元璋双眼微瞪,难以置信地看着年仅五岁的朱栋。
方孝孺和刘三吾的神色也变得无比庄重。
齐泰则如遭雷击,心中顿时慌乱不已。
朱允炆面色更是复杂,脸涨得通红。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朱栋背完最后一句,睁开眼说道。
“背完啦!”
“姐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