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年事已高,宫中稍有动静,朝廷重臣便必须即刻到场。
因为这关系到托孤和立储的关键大事,关乎着大明江山的兴衰命运。
然而此刻,来的人只有翰林院的老翰林以及国子监的齐泰、孔讷。
他们能在皇帝生病的第一时间就赶到,显然是有人提前通风报信了!
可其他人呢?
国子监的刘三吾和方孝孺为何不见踪影?
詹徽只是一名臣子,这些复杂的宫廷纷争,他只能在心里暗自揣测,却不敢深入探究。
他深知宫闱斗争的残酷无情,也明白在皇储之位尚未尘埃落定前,一切皆有可能。
毕竟,东宫之中还有其他人对皇位虎视眈眈,只要老爷子没有明确表态,皇储之位就并非朱小宝一人稳坐。
就在这时,朱允炆和吕氏匆忙赶来。
“皇爷爷!”
“陛下!”
两人的声音先后响起。
朱允炆一踏入谨身殿,便“噗通”一声跪地,然后手脚并用地爬到朱元璋的龙床前,放声大哭起来。
“爷爷!爷爷,您怎么样啦?您可千万不能有事啊!”
他哭得声泪俱下,在场之人听了,无不感到一阵心酸。
朱元璋微微应了一声,缓缓睁开双眼,看到朱允炆后,心中百感交集,既有些失望,又有一丝欣慰。
他脸上的皱纹微微抖动,嘴角也跟着抽搐了几下,却虚弱得无法言语。
朱允炆紧紧握住朱元璋的手,不停地安慰道。
“皇爷爷,孙儿在这儿呢!您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不管朱元璋此次病情如何发展,朱允炆这一番表现,无疑为自己增加了几分胜算。
朱元璋转头看向一旁眼含热泪的詹徽,吃力地说道。
“去宣人来……”
詹徽心中一动,他明白皇帝这是要安排托孤之事了。
可就在这时,吕氏突然大声喊道。
“太医!”
詹徽愣了一下,看着情绪激动的吕氏,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吕氏冲着太医怒吼道。
“太医!陛下到底怎么了?你们赶紧说啊!”
詹徽暗自摇头。
他心里清楚,吕氏和朱允炆一直对皇位觊觎已久,只是在这个时候,他们如此急切地想要知道病情,实在是不明智之举。
吕氏心里也十分担忧,她害怕朱元璋患的是重症。
若是确诊后再召集群臣,朱元璋会说些什么,那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她必须先弄清楚皇帝的病情。
若只是普通的风寒,她知道老爷子肯定不会急着托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