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朱小宝心地善良,而是来自后世根深蒂固的观念。′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
毕竟其他人都是无辜的。
但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
连坐之罪,是何等的恐怖!
这股威慑力,又是何等的强烈!
“好!”
朱小宝咬紧牙关。
心不狠,江山不稳!
杀!
墨笔一落,数百条生命彻底终结!
朱元璋满意地注视着朱小宝。
“杀人时,切勿迟疑,自古以来,帝王之怒,可令尸横遍野,眼界要放宽一些!”
“你要明白,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他们的行为而生活动荡,甚至生死难料,家破人亡。”
“若长此以往,国家怎能不乱?”
朱小宝重重地点头。
将这封奏疏搁置一旁,目光则转向了另一封。
这封是户部侍郎傅友文的,户部计算出朝廷在道路重建后,扣除驿站收入,净结余还有五十多万两白银。
“是否要修缮北疆长城,由你来决定。”
朱元璋漫不经心地低头品茶。
朱小宝沉思片刻。
“五十万两白银,要应对接下来可能发生的各地天灾人祸,还需拨出一部分至国库。·丸?夲~鰰,颤¢ ¨冕′费.阅_黩?”
“能用于北疆的,大约三十万两,加上北元残余的劳力,绰绰有余!”
朱元璋开怀大笑。
“批!”
朱小宝道。
“好!”
批阅奏疏并非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可行或不可行。
必须详细阐述理由,以便皇帝复审时作出决策。
看着朱小宝提出的批注意见,朱元璋暗自赞许。
不错!
论述既合理又充分,这孩子进步的迅速,简直出乎了朱元璋的预料。
朱元璋将茶杯置于书桌,轻轻按摩腿脚,却意外地被墙上的大幅宣纸所吸引。
他凝视了许久,似乎感到有些眼熟。
“大孙,你这画的是什么?”
朱小宝抬头答道。
“哦,是大明各地的地图。”
朱元璋点头,难怪感到熟悉。
“等等!”
“那宁波卫周边这些虚线代表什么?”
朱小宝解释道。
“那是航线和海外岛屿的情况。”
朱元璋愣了愣。-精?武_晓?税¨网· ·耕¢辛^嶵+全\
“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你又没航海过。”
朱小宝答道。
“这是我参考了自汉唐宋以来,外族人朝贡的历史资料,推断而出的。”
“目前的海路情况,可能并不精确。”
朱元璋越发惊讶了。
他明白这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努力,他心疼地看着朱小宝,询问道。
“你为何要画这个?”
朱小宝眼中闪烁着厉色,咬牙道。
“我想到了大明在东海遭受的耻辱!”
朱小宝近日多次翻阅老爷子所赠的史书,其中不乏关于日本海国的记载。
在洪武初年,倭国派遣使者访问中原大国,其国书言辞颇为傲慢,写道。
‘我国与中原国相仿,人民与古代贤人无异,衣着遵循唐朝制度,礼乐效仿汉代君臣。’
到了洪武二年,由于倭寇侵扰大明东南海岸,朱元璋派遣杨载前往日本,国书措辞严厉。
‘若继续为寇盗,朕将派遣舰队,横扫诸岛,捉拿其党羽,直至其国,捉拿其王!’
然而,这封国书送达倭国国王良怀手中后,竟导致五位明使被杀,杨载等人被囚禁三个月。
洪武四年,明使再次前往倭国。
良怀国王的回信更是令人愤慨。
‘听说天朝有开战之意,小国亦有防御之计,顺从未必能保全,反抗未必会灭亡!’
朱小宝在阅读完洪武初期大明与倭国的外交往来后,恨不得立即命令大明军队东征沿海地区!
朱小宝将这些想法告诉老朱,老朱却只是平静地说。
“东夷和北胡才是心腹大患,攻打他们只会白白耗费国力。”
朱小宝惊讶地看着老爷子,反驳道。
“洪武二年三月,倭寇侵扰苏州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