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军事参赞所说,会议室里的北极熊官员们都认为这些消息是夸大其词,甚至可能是故意散布的假信息。\天-禧.晓-税\王¨ `埂`芯!罪·全\
一位头发花白的情报官冷笑着总结了大家的看法:"龙国连复制我们的MiG-15都困难,怎么可能突然跨越十年技术差距?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
夜己经很深了,红星厂大多数灯光都己熄灭,只有一间偏僻的小实验室依然亮着灯。
李铭捏了捏酸痛的肩膀,把散落的几张图纸收到一起。
墙上的挂钟显示己经是凌晨三点,但他丝毫没有困意。
"有了机炮还不够。"他喃喃自语,"只有机炮,就算射速再高也无法应对现代空战,太被动了。"
办公桌上摆着一叠北极熊和白头鹰空战的情报资料,据说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研发空对空导弹,但都还没装备部队。
李铭知道这是个机会,一个让龙国在这个领域领先世界的机会。
"系统,有没有适合当前环境的空空导弹技术包?"
他的脑海中瞬间闪过一道白光,大量的技术信息如洪水般灌入,这是他每次获取系统知识时的感受。
【根据当前条件,系统为您提供AIM-9"响尾蛇"导弹完整技术包,包含:热寻系统设计方案、导弹气动布局、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近炸引信装置...】
系统在李铭脑海中放映着类似电影的画面,一种小型导弹以惊人的速度追逐敌机,在接近目标后爆炸,将敌机撕成碎片。^天,禧\小~税^枉/ _勉.费?悦\黩¢
这便是未来几十年空战的主要武器——空对空导弹。
"太好了!"李铭双眼放光,立刻抓起笔,在图纸上快速绘制。
三个小时后,太阳刚刚升起,李铭把最后一张设计图纸放在桌上,满意地看着这套完整的设计方案。
这是一种全新的武器——代号"红箭-1"的空对空导弹。
"完成了!"他伸了个懒腰,虽然熬了一整夜,但浑身充满了兴奋的能量,"红箭-1,你将改变空战的规则。"
上午九点,李铭召集了导弹研发小组的几位核心成员。
这些人都是国内顶尖的火箭专家,有的还是从北极熊留学回来的尖端人才。
"同志们,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全新概念的武器。"李铭站在投影仪前,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它将彻底改变空战的方式。^兰~兰`文`茓! *首\发¨
他揭开盖在设计图上的布,一种流线型的小型导弹结构图展现在众人面前。
"这是什么?"一位老专家皱眉问道,"看起来像某种小型火箭?"
"不,王教授,这是一种空对空导弹,我们称它为'红箭-1'。"李铭解释道,"它由战斗机发射,可以自动追踪敌机,并在接近后引爆摧毁目标。"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几秒钟后,爆发出一阵混乱的讨论声。
"自动追踪?这怎么可能?"
"敌机高速机动,怎么跟踪?"
"看起来像是论文里的东西..."
李铭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毕竟,当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装备空空导弹,这个概念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过于超前。
"请大家先看这个。"李铭打开了设计方案的细节部分,"红箭-1采用红外线制导系统,能够锁定喷气式飞机发动机产生的热量。这里是寻的头设计..."
他耐心地解释着每个关键部件的原理和功能,投影仪一页页展示着详细的技术参数和原理图。
随着讲解的深入,会议室的气氛逐渐从质疑变成了震惊。
这些顶级专家们逐渐意识到,这不是什么异想天开的点子,而是一套完整且严谨的科学方案。
"李铭同志,"导弹总工程师赵志明放下资料,摘下眼镜,声音因震惊而微微发颤,
"这个红外线制导系统...它的分辨率和追踪算法...我在北极熊学习多年,从未见过类似的设计。"
"是啊,"另一位发动机专家附和道,"这种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密度,至少领先现有技术十年!你是怎么想到的?"
李铭早己准备好了说辞:"这是在'龙牙'项目研发过程中的衍生灵感。飞机越来越快,机炮的有效射程和命中率就越来越低,我们需要一种能自己'找'目标的武器。"
说着,他拿出了一本厚厚的计算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