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专家立刻对零件进行了详细测量,检查结果让全场哗然——精度达到了0.005毫米,甚至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指标!
"这……这……"一位老专家声音颤抖,"我在55年前去英国学习时,见过他们最先进的加工设备,精度最多达到0.01毫米,这个……这个……"
赵部长的双手都在发抖,他接过那个涡轮叶片,仔细端详着光滑如镜的表面,眼睛湿润了:"李同志,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铭郑重地点点头:"意味着我国可以自主生产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不再受制于人。¢如,雯¨徃+ ′追*醉\鑫·彰`结?"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环顾西周,见人太多,便压低声音说:"我们去会议室详谈。"
……
在封闭的会议室里,李铭向赵部长和专家组详细介绍了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
"这只是第一步,"李铭说道,"接下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发更高级的数控系统,用于制造发动机的所有关键部件。"
他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厚厚的文件:"这是我准备的下一阶段计划,包括材料清单和技术路线图。"
赵部长和专家们开始翻阅文件,随着阅读深入,他们的表情从惊讶逐渐变成了震惊,再到最后的凝重。-d~i?n\g~x¨s,w?.·c_o′m`
清单上详细列出了各种特殊合金、稀有金属,甚至一些他们闻所未闻的原矿石名称。
赵部长看完后,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李同志,这份清单上的材料……有很多是国家战略储备,有些甚至需要从国外进口……"
李铭平静地解释:"赵部长,我理解这些材料非常珍贵,但只有这些原材料才能确保发动机部件的耐高温和强度要求。如果用普通材料代替,发动机在高温高压环境下会迅速失效,甚至爆炸。"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赵部长深吸一口气,突然拍案而起:"我当场拍板,三天内调齐所有材料!国家战略储备也好,进口也罢,再难也要搞到!"
他转向专家组:"从今天起,成立专门的喷气式发动机研发中心,李铭同志任总工程师,你们全部并入项目组!另外,从各大院校和工厂抽调人才,扩招百人!"
一位专家犹豫道:"赵部长,这么大规模,恐怕难以保密……"
赵部长严肃地说:"绝对保密!任何消息不得外泄!参与项目的人员全部实行封闭管理!这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谁要是泄露半个字,按叛国罪处理!"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在场的每个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项目,而是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事件。/秒/蟑^踕/暁¨税?枉_ .追?醉~薪¢漳/截\
会议结束后,赵部长亲自起草了一份紧急报告,准备呈交给更高层的领导。
同时,他下令立即开始清场,将围观的工人全部遣散。
而在技术楼外,围观的工人们依然议论纷纷,猜测着里面发生的惊天动地的变化。
"真的有机器会自己干活?"
"听说能自动加工零件,比咱们还精准!"
"不可能吧,机器哪有人聪明?"
"那可是李工弄出来的!他可是什么数控……数控……"
"数控机床!笨蛋!"
"对对对,就是那个!听说连星条联盟佬都没完全掌握呢!"
保卫科的人开始强硬地驱散人群:"都回去干活!这里没什么好看的!都散了!"
但工人们散去时,眼神中充满了敬畏和好奇。
那台神奇的机器,那个自动加工零件的设备,己经成了厂里最热门的话题,尽管大多数人连它的影子都没见到。
厂里开始流传各种版本的猜测:有人说那机器里有小矮人在操作;有人说是电磁波控制;还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称那就是传说中的"机器人",未来会取代所有工人……
而此时,技术楼内的李铭,正在和数控小组的核心成员们讨论下一步计划。
与此同时,技术楼的消息被严格封锁,只有少数人知道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会自己动的机器"这个传言却在厂里和附近社区传得沸沸扬扬,愈发神乎其神。
易中海回到西合院时,心情复杂至极。
一方面,他亲眼目睹了那台神奇的机器,震撼之余,又对李铭这个年轻人产生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嫉妒。
另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