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进来禀报:"娘娘,内侍省的张总管求见。"
"让他进来。"朱琏道。
张望步入殿中,对赵桓行礼:"官家,有几件事要禀报。"
"讲。"
"李相公刚才派人来问,明日上元节,朝中是否放假?"张望道,"按照惯例,上元节朝中休沐三日。"
"那就按惯例办。"赵桓道,"传旨,明日起休沐三日,让群臣也好好过个节。"
"是。"张望又道,"还有,开封府尹王时雍请示,明日夜间是否开放宵禁,允许百姓观灯?"
"当然要开放!"赵桓毫不犹豫道,"朕凯旋之后的第一个上元节,岂能不让百姓尽兴?传朕旨意,明日夜间开放宵禁,官府还要多设花灯,与民同乐。"
"官家仁德!"张望赞道。
"还有何事?"
"宫中各殿的嫔妃都派人来问,明日是否要参加家宴?"张望道。
赵桓看向朱琏:"皇后觉得叫谁合适?"
朱琏想了想:"叫上贤妃、德妃、淑妃她们吧,都是品阶较高的。还有那几位才人、美人,也都叫来。难得官家有兴致,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好,就按皇后说的办。"赵桓点头,"张望,你去传话,就说朕明日在坤仪殿设家宴,诸妃嫔皆可参加。不必拘礼,只要开心就好。"
"臣遵旨。"张望躬身道,"那明日的具体安排......"
"这个皇后安排就好,朕不管。"赵桓摆手道,"朕只负责陪大家开心。"
张望退下后,朱琏笑道:"官家真是的,什么都不管,让臣妾一个人操心。"
"朕相信皇后的能力。"赵桓笑道,"况且朕刚回来,对宫中情况不熟,还不如皇后安排得妥当。"
"那臣妾就僭越了。"朱琏道,"明日从午时开始,先是家宴,然后一起看花灯,晚上吃元宵。对了,还要准备些谜语,大家一起猜。"
"甚好!"赵桓赞道,"朕已经期待了。"
慎妃忽然问道:"官家,听说这次西征,带回了不少西夏的奇珍异宝?"
"确实有一些。"赵桓点头,"明日朕拿几样来,给你们看看。都是西夏王室的收藏,颇为精美。"
"那太好了!"朱琏眼中闪过好奇,"臣妾正想见识一下西夏的东西呢。"
"朕还俘虏了几个西夏的乐师,"赵桓又道,"明日让他们演奏一些西夏宫廷音乐,给家宴助兴。"
"西夏的音乐?"慎妃来了兴趣,"一定很特别吧?"
"确实与我大宋不同,颇有异域风情。"赵桓道,"朕觉得你们会喜欢的。"
三人正说得高兴,忽然听到外面传来脚步声。
"启禀娘娘,太子殿下来了!"宫女在外禀报。
"这孩子,这么晚了还不睡?"朱琏有些无奈,"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跑了进来。他长得清秀可爱,正是太子赵谌。
"父皇!母后!"小太子一进来就扑向赵桓,"父皇,您终于回来了!儿臣想死您了!"
"谌儿!"赵桓抱起太子,心中五味杂陈,"你怎么还不睡?"
"儿臣睡不着!"太子撒娇道,"听说父皇回来了,儿臣就跑来了。奶娘拦都拦不住。"
"你这孩子!"朱琏佯装生气,"父皇刚回来,很累的,你不能这样胡闹。"
"没事,没事。"赵桓笑着抱紧太子,"朕也想谌儿了。来,告诉父皇,这几个月有没有好好读书?"
"有!"太子连忙点头,"儿臣每天都认真读书!师傅说儿臣《论语》背得很好!"
"那就好。"赵桓摸摸太子的头,"明日是上元节,父皇在宫中设家宴,你也来参加,好不好?"
"真的?"太子高兴得跳起来,"太好了!儿臣好久没和父皇一起过节了!"
看着太子天真无邪的笑容,赵桓心中更加复杂。这孩子虽然不是他亲生的,但这份纯真的感情,却是真实的。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也确实是这孩子的父亲。
"父皇,"太子忽然问道,"听说您打败了西夏?是真的吗?"
"是真的。"赵桓点头,"父皇灭了西夏,为大宋开疆拓土。"
"父皇真厉害!"太子崇拜地看着他,"以后儿臣也要像父皇一样,做个英明的皇帝!"
这话让赵桓心中一动。也许,血缘关系并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