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元年十二月一日,申时二刻,兴庆府城西门楼。,8!6′k?a·n^s?h?u·.¨n-e*t+
夕阳西斜,城墙上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新征来的民夫正在搬运石头和滚木,刚发下兵甲的壮丁们手忙脚乱地学着使用长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末日前的疯狂气息。
殿前左卫将军野利通站在城楼上,表面上在检查防务,实际上在悄悄观察着每一个守城将领的神情。
"野利将军!"一个年轻的队长小跑过来,单膝跪地,"属下已经按您的吩咐,将可靠的兄弟都安排到了关键位置!"
野利通微微点头,压低声音问:"北门那边如何?"
"回将军,北门的嵬名队长是咱们的人,他已经暗中联络了六个守门校尉,都愿意跟着将军干!"
"很好。"野利通满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记住,这几天一定要表现得积极一些,不能让赫连雄那疯子起疑心。"
"属下明白!"队长兴奋地说,"将军,那个王小三您见过吗?就是卖豆腐的王老头的儿子,才十六岁,被赫连雄忽悠得跟打了鸡血似的,嚷嚷着要杀宋人呢!"
野利通皱了皱眉:"这种愣头青最麻烦,到时候别坏了大事。"
"放心,将军!属下已经想好了,到时候就说他年纪小,让他去后面搬石头,不让他碰城门。"
"嗯。"野利通又环视了一圈城墙,"对了,铁匠阿布怎么样?"
"那老实人啊,"队长嘿嘿一笑,"整天愁眉苦脸的,估计想家了。不过他手艺不错,这两天帮咱们修了不少兵器。"
野利通点点头,正要再说什么,忽然听到城下传来一阵喧哗声。他朝下一看,只见赫连雄正带着一队亲兵在巡视城防,所到之处,守军纷纷高呼"决战到底"的口号。
"妈的,这疯子又来了。"野利通小声骂了一句,然后大声喊道,"弟兄们!精神点!将军来了!"
城墙上的守军立刻装出一副士气高昂的样子,齐声呐喊:"誓死保卫兴庆府!"
赫连雄在城下满意地点头,然后沿着城墙继续巡视去了。~x`w′d+s*c-.?c?o¢m*
等他走远了,野利通才松了口气。他回头对那个队长说:"记住,明天一早,你派几个机灵的兄弟去东市和南市转转,听听百姓们都在说什么。"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
皇宫,太和殿。
暮色四合,大殿内点起了高高的蜡烛,把整个大殿照得通明。李乾顺坐在龙椅上,脸色苍白如纸,眼神飘忽不定,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去。
在他下面,文武百官分列两班,但人数比往常少了一大半。有的是被派去督战了,有的是称病不来,还有的干脆逃出城去了。
枢密院领军使赫连雄站在班首,精神抖擞,正在汇报城防情况:"陛下,臣今日巡视四门,各处防备都已就绪!新征壮丁三千余人,加上原有守军,共计五万余众!"
"五万……"李乾顺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茫然,"真的有五万吗?"
"千真万确!"赫连雄拍着胸脯保证,"臣亲自点验过!而且陛下,您看!"
他从怀里掏出一份文书:"这是刚才收到的塘报,察哥将军已经击败了宋军的一路偏师,正在率领四万大军火速回援!最多七八天就能到达!"
听到这话,殿内的官员们都激动起来了。
"太好了!察哥将军果然没有让咱们失望!"
"四万大军啊!加上咱们城里的五万人,那就是九万!宋人才多少?"
"这下稳了!咱们不但能守住城,说不定还能反败为胜呢!"
只有平南王拓跋庆脸色阴沉,他知道这些都是假消息,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不敢说出真话。
"陛下,"他上前一步,"臣以为,虽然察哥将军即将回援,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臣建议,是否再派使者去宋营,探探他们的虚实?"
"探虚实?"赫连雄冷笑,"王爷,您这是什么意思?莫非还想着投降不成?"
"臣没有这个意思!"拓跋庆赶紧辩解,"臣只是觉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赫连雄打断了他的话,"王爷,咱们现在最需要的不是知彼,而是齐心协力!您这种想法,很容易动摇军心啊!"
拓跋庆被他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k!a~n`s\h`u+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