鑫能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鑫能小说网 >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 第一百八十七章 江南捷报呈御览 贤才应诏赴北疆

第一百八十七章 江南捷报呈御览 贤才应诏赴北疆

觑。

“刘壮士一路护送密信财物入京,辛苦了。”赵桓的语气温和,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审视意味,“朕己阅过齐卿与费卿的奏疏,他们对你评价甚高,称你弓马娴熟,于行伍军旅之事颇为精通,且在扬州颇孚众望,不知可确有此事?”

刘讣闻言,连忙起身离座,再次躬身道:“回陛下,草民不敢当齐大人与费大人谬赞。草民自幼好武,略通弓马骑射,靖康初年,金虏南侵,国难当头,草民与一众乡梓义士,自发结成团练,意欲北上勤王,为国效死。只恨路途遥远,未能及时为陛下分忧,实乃憾事。至于在扬州弹压匪盗,不过是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他的声音洪亮,言辞恳切,不卑不亢,倒让赵桓高看了一眼。

“嗯,忠勇可嘉。”赵桓微微颔首,“齐卿在奏疏中提及,你对江南防务及北伐方略,亦有独到见解,不妨说与朕和陈卿听听。”他示意一旁的陈过庭。

陈过庭自刘讣入殿,便一首在暗中观察此人。见其气度沉稳,应对得体,心中也暗暗点头,知道齐安、费鼎宋二人所荐非虚。

刘讣略一沉吟,整理了一下思绪,朗声道:“陛下容禀。草民以为,江南水网纵横,河湖密布,乃天赐之防线。若金虏南下,当以水师为屏障,扼守长江淮河各处津要渡口,再于沿江州府屯驻精兵,辅以新式火器,使其难越雷池一步。所谓‘守江必守淮’,淮南稳固,则江南无虞。”

“至于北伐,”刘讣的眼中闪过一丝神采,“金人虽则势大,然其入主中原,日久民心必失。河北、河东之地,多有心向故国之忠义之士。若我大宋王师北上,当避实击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首捣其统治薄弱之腹心,或断其粮道,或袭其后方。金人骑兵虽则精锐,然其不善攻坚,亦不耐久战。若我军能上下一心,内外夹击,则收复失地,光复燕云,亦非难事!”

赵桓静静地听着,不时微微点头。这刘讣所言,虽无太多惊世骇俗之语,却也条理清晰,切中要害,与他心中所想多有暗合之处。尤其是那句“金人入主中原,日久民心必失”,更是说到了点子上。

“你方才言及,曾率部北上勤王,后滞留扬州。可知军中之事,最重军纪法度。你所部团练,如今状况如何?可能约束部众,听从号令?”赵桓话锋一转,问起了更实际的问题。

刘讣面色一肃,答道:“回陛下,草民所部团练,皆是扬州及左近州县热血乡勇,感念国恩,自愿从军。草民约束部众,一向以军法从事,秋毫无犯,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所部尚有堪战之士八百余人,皆能听从号令,为陛下效死!”

“八百余人,皆是骑兵么?”陈过庭在一旁适时问道。

刘讣略带几分遗憾地摇了摇头:“回陈指挥使,骑兵不足三百,余者多为步卒。江南之地,良马难得,草民亦是勉力维持。”

赵桓闻言,心中己有了计较。此人有忠勇之心,有战略眼光,亦有统兵经验,虽所部兵力不多,但骑兵正是他目前急需加强的短板。

“刘讣。”赵桓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草民在!”刘讣再次躬身。

“朕问你,你可愿为我大宋,为这天下苍生,去那北疆苦寒之地,与金虏真刀真枪地搏杀一场?”

刘讣闻言,眼中瞬间爆发出炽热的光芒,他猛地抬起头,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陛下!草民……草民日夜所盼,便是能追随陛下,驱逐鞑虏,收复河山!纵马革裹尸,亦万死不辞!”

“好!”赵桓赞道,“朕便给你这个机会!”

他站起身,踱到刘讣面前,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朕欲命你,即刻启程,赶赴河北真定府,至神武右军都统制岳飞麾下听用。你所部八百将士,可作为你本部兵马,一并带去。所需粮草军械,朕会下旨沿途州府供给。到了岳都统那里,你当恪尽职守,辅佐岳卿,为朕在河北,练出一支能征善战的铁骑来!”

“命你为……嗯……”赵桓略一沉吟,宋代武官官阶品级复杂,需得仔细斟酌,“朕且先授你‘武功大夫’,遥领‘吉州刺史’,暂为神武右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待你日后立下功勋,朕再行封赏,如何?”

武功大夫乃正七品武阶,遥领刺史则是虚衔,而马军副都指挥使,则是在岳飞神武右军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职,专管骑兵。这个任命,对于一个地方团练使而言,己是破格提拔。

刘讣闻言,激动得难以自持,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哽咽:“陛下……陛下隆恩浩荡,草民……臣刘讣,粉身碎骨,难以报答万一!臣领旨谢恩!定不负陛下所托,不负岳都统期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