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值收费,如此或可补朝廷修筑之资。”
秦逵条理清晰,将考察中的工艺细节、成本核算、商议对策等种种,一一禀明。
殿内众人皆静静聆听,朱元璋神色凝重,仔细思忖秦逵所言。
秦逵话音刚落,班列中一位官员愤而站出,拱手面向朱元璋,言辞激烈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设收费站向商贾行路收费,实乃与民争利之举。商贾往来奔波,为的是互通有无,繁荣商贸。
如今却要于路中设卡收费,此路便如梗阻之喉,商人们如何能畅行无阻?
他们成本增加,必然转嫁于百姓,最终受苦的还是黎民。
行路本乃民众之便利,怎能无端设障,以敛钱财?还望陛下明察,莫要行此害民之策。”
说罢,他一脸激愤,首视秦逵,似对这一提议极为不满。
秦逵面色镇定,朝着那发声官员与朱元璋再次行礼,有条不紊地说道:“大人此言差矣。虽设站收费,看似商贾多有付出,然其中利弊,还需从长计议。如今所修水泥官道,坚实平整,较之前的官道,通行速度大幅提升。”
“往昔商队行于旧道,或因道路崎岖、年久失修,速度迟缓,耗时颇长。而水泥官道一成,行程大大缩短,节省下来的皆是宝贵的时间成本。”
“于商贾而言,时间便是银钱。货物能更快流通,周转次数增多,盈利亦会增长。此消彼长之下,虽付出些许过路费,然所获收益远胜于此,怎会心生怨言?再者,官道完善,促进商贸,于国家税收、百姓生计皆有大利,并非与民争利,实乃利民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