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禄米折色之制,因时而变,或折为丝绢,或折为银钱,折算之法亦随朝廷财政、物价波动有所调整。
亲王府邸一应开销,诸如宫室修缮、仆从薪俸、饮食用度等,皆赖岁禄支应。
寻常开销,此岁禄尚可支撑。然于花钱大手大脚之秦王与晋王而言,这般岁禄,实难满足其用度。
今己就藩,若无法妥善治理封地,其地税收,恐亦寥寥无几。
秦王封地西安,虽为西北重镇,然每年税收状况,亦受多方因素左右。
丰年之际,西安城郭内外,农桑繁茂,商贾云集。
田赋一项,依土地肥瘠等级征收,上等良田每亩课税若干,中等、下等田地亦各有定数,累加起来颇为可观。
商业税方面,城中诸多市集、店铺,以及往来贸易之商队,皆需按例缴纳商税,从货物进出之关税,到店铺经营之市税,不一而足。
此外,还有诸如盐税、茶税等专项税收。如此算来,丰年西安每年税收或可达百万两白银。
然若逢灾年,旱灾、涝灾侵袭,农田歉收,百姓生计艰难,田赋征收便大打折扣。
商业亦受冲击,商贾往来减少,商税随之锐减。
盐茶等行业,亦因灾受损,税收自然难以维持丰年水准,灾年税收或降至半数,甚至更少,仅能维持地方基本运转。
秦王封地西安之税收,分配去向,条理分明且各有所用。
其一,相当一部分税收需解往京师,以供朝廷运转。此乃藩地对中央之贡赋,用于维持皇室开支、百官俸禄以及国家大型工程建设等,约占总税收三成。
其二,留于地方者,首要用于维持地方官府运作。如各级衙署修缮、吏员薪俸发放,以保障政务正常推行,这部分约占两成。
其三,关乎民生事务。西安之地水利设施维护、道路桥梁修缮等,皆需税收支撑,旨在便利百姓生活、促进商贸往来,此约占一成半。
其西,军事防御层面。秦王肩负镇守西北之责,税收用以补充军备,如购置兵器甲胄、维持卫所士兵粮饷等,或占两成。
最后剩余部分,方归秦王支配,用于亲王府日常用度、赏赐等,大致占一成半。如此分配,既保障中央权威与地方稳定,亦兼顾秦王及王府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