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由胡惟庸决断。
浙东官员见朱元璋允胡惟庸于长沙府新建粮食基地之议,觉浙江之地亦可增一处,遂向朱元璋奏请。
浙江之地,甚宜植粮。若于此增设一处粮食基地,届时浙江之粮,必较今多出许多。
浙东诸官员出列,恭敬奏道:“陛下,浙江之地,河网交错,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实乃天赐之粮仓,极宜种粮。
若能于此增设一处粮食基地,以精耕之法、良善之种,广植稻粟。
待丰收之时,浙江之粮储必数倍于今。
不仅可充实国库,以备不时之需,亦可惠及百姓,使民生安稳。
且增设此基地,或可带动周边农事之兴,商贾之盛,于国于民,皆为大利,望陛下恩准。”
朱元璋闻浙东官员所奏,陷入沉思。
他知浙江之地利,然增设粮食基地,关乎民生、财政、地方治理诸多方面,不可贸然决断。
沉吟良久,心中权衡利弊:浙江若增此基地,粮食增产,可固国本,且于浙东经济亦有裨益;但新设基地,需调配人力、物力、财力,亦恐滋生弊端。
思索再三,朱元璋抬眼,开口道:“浙东之地,既有如此良基,增设粮食基地一事,便依卿等所奏。
然此事重大,需选派贤能,妥善筹备,不得有误。
一应事宜,皆要以利民富国为要,若有懈怠渎职、中饱私囊者,要绝不姑息!”
众臣闻之,皆伏地谢恩。
浙东集团此番也算扳回一局,然胡惟庸对此,未置一词。
浙江之地,士绅豪族汇聚,土地兼并之状甚重。欲建成此新粮之粮食基地,谈何容易。届时,胡惟庸若再从中作梗,还怕难制浙东集团?